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第二個,就是要試探一下,包括王曾在內的高官同人們,你們對近五六年以來隱在幕後操縱國家的劉太后的認知度是怎樣的了。我搬出來楊太妃來分劉太后的權,看看你們是什麼樣的反應?

很微妙,執筆人王曾再次反對了,貌似與上一次相同,可這只是表面的行為,內裡的底蘊是什麼?是為了太后還是因為已經死了的老皇帝?也就是說,這個王曾是想當現在時的寵臣(討好劉娥),還是要當過去時的忠臣(忠於趙恆)?

不大好分哪,知人知面難知心,就連這時其他眾位同僚的心理都不好揣摩。請問,同樣是沉默,有人當作“不說話就是同意了”,可另外還有種說法,叫“無聲的抗議”!所以一個真正高明的心理戰高人,我是說,是那些以心理戰為職業,代價是全家全族人生死榮辱的實戰者們,是絕對不會單憑著自己的心靈喜好,或者所謂的經驗,來去判斷別人微妙的心理變化的。

無論如何,那樣成算太低,風險太高。只有所謂的學者們,才可以不付代價地盡情“研究”。

丁謂的高強之處在於,他根本就不去特別用心地猜,我當場試驗你們一下,稍微看一下反應就成。不是沒有太激烈的反抗嗎?僅僅是以“剛才沒聽到這一句”為底限來抗爭嗎?那就好,丁謂急轉直下,神色突然輕鬆,像開玩笑一樣地說了一句:“遺詔可以改變嗎?”然後就走到一邊,不再搭理這件事了。

當天的遺詔終於百分之百地按照皇家宮廷的意思寫成,人人都鬆了一口氣。按說這就是天下太平,君臣有序了,因為名分是封建社會里最大的安全係數和保障,有了它當時的人類才會生存。從此皇帝做皇帝的事,太后幫皇帝做事,大臣們為太后做事,多簡單。

但是根本沒那回事,名分是名分,“真相”是真相,那玩意兒就算沒人能懂,可事到臨頭,不容你不服!

丁謂雷厲風行,他用一連串的強勢行動,去教會所有人懂這個“真相”。在他狂風一樣席捲大宋官場的襲擊行動中,徹底做到了一視同仁、有虐無類。其中就包括各位官場老油條,東西兩府外加三司六部的大佬們,也包括新上任的太后、皇帝,同時更包括了他以前的老領導,無論是多牛的、多高的、怎樣顯赫的人種,都統統臥倒,奄奄一息。

以商議皇帝、太后的日常工作時間表拉開序幕。

先是感覺良好的副宰相王曾率先講話,狀元博古通今,他提議要援引歷史上太后當國次數最頻繁、效果最顯著的東漢王朝為先例,請太后與小皇帝每五天上朝辦公一次,地點設在正規場合隨明殿。連具體的辦公桌擺放次序都已經找到了經典。

皇帝在左,太后在右,與群臣之間以簾幕遮起。

大臣們都沒話說,漢,尤其是東漢,是中國正朔朝代裡的典範,引經據典找到那時候,是完全正確,並且堂皇正大的。正要同意,丁相公突然提出動議,王曾的辦法不好,我的才對。我提議,鑑於皇帝太小、太后操勞,每個月只上朝兩次算了,就在朔、望兩日(即每月陰曆初一、十五)。具體的辦公方式更要講究,如果有大事的話,那麼請太后、皇帝召見宰執大臣們共同解決;如果沒有大事,那麼請太后和皇帝就安生地休息,靜等皇帝長大吧。

俺們大臣負責一切事務,等有了解決辦法之後,會由大太監雷允恭(多大?比周懷政大)傳遞到後宮裡,只要太后和皇帝籤個字、蓋個章就算了(宮中批奏)

此言一出,政事堂裡的兩府大佬們再次目光兇狠,咄咄逼人,被刺激得滿臉青筋,可仍然敢怒不敢言。目光是可以殺人,可純凝視時間長了就等於向領袖行注目禮了。最後忍無可忍開口說話的還是王曾——兩宮分處,宦官攬權,這是禍端的徵兆。這絕對不行!

一語道破天機。如果按丁謂所說的辦,皇宮深處,太后和小皇帝本就不住在一起,兩人分別被大批的太監、宮女所包圍,每個月只有兩次可以走出圍牆,到外邊見到大臣。想想一年才有24次,還不算必定會有的特殊情況,如太后或者皇帝身體突然不適,沒法上朝辦公。這期間誰來保護他們的安全?

太監們?

可是傳遞政令的就是位大太監,時間長了,這條聯結內外的紐帶必定會變質黴爛,此太監和外面的主事大臣一握手,整個朝廷和後宮就將被徹底洗白。歷史上這樣的事太多了,從來沒有例外。

所以王曾要爭,無論如何都要爭到底。他已經運足了氣,等著和丁謂以及整個丁謂集團你死我活,卻不料這一次丁謂連理都沒理他,直接跳過他的頭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