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部分,新中華1903,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速成學堂,次年進永平府北洋陸軍第二鎮隨營學堂,1907年,郭松齡以優等成績畢業,見習期滿後,眼下正在盛京將軍衙門衛隊哨長(相當於排長)
韓麟春,字芳宸(又作芳辰),奉天遼陽縣人。1904年考取北京“練兵處”,送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日本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第六期炮兵科畢業,此刻任清政府陸軍部軍械科科員
李景林,字芳宸,近代武術大師兼軍事將領,武當劍術傳人,;人稱“武當劍仙”。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姜登選,字超六;河北省南宮市陳村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學習軍事;畢業於振武士官學校,畢業後在黑龍江任職
楊宇霆,字鄰葛,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蛇山溝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步科畢業。回國後即步入軍界,眼下是個連長。
徐天寶在他們的名字上都打了一個鉤,呂海寰把名單拿過來,只是隨便地瞄了一眼,便大筆一揮,蓋上官印。呂海寰問道:“聽說徐大人即日就要上任,那就有陸軍部發公文,讓這些人統統到承德府向徐天寶點卯報道。”
徐天寶打了一拱,笑道:“有勞呂大人。多謝~”
136繁華背後
不是不明白,實在是世界變化太快。
如果要說對現在元寶山變化體驗最深的人,當數元寶山的原住民們,在振華機器公司還末成氣候之前,元寶山只不過是赤峰縣城邊的一個村子,一直是做為入蒙經商的小驛站一樣存在。可是自從去年振華機器公司成立以後。越來越多的從關內來討生活的人,紛紛透過公司招募、自已投奔等各種途徑湧入振華機器公司。
現在僅只是在振華機器公司的務工的工人就多達近三四千人。再加上這些人的家人之類,這些人加在一起,少說有上萬了已數倍於元寶山的原住民了。不過讓元寶山人慶幸的是,這些在振華機器公司工作地工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