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部分,十二生肖戾氣轉,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然敬鬼神之心,非為禍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氣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於主敬。內主於敬,則非僻之心無自而動,外主於敬,則惰慢之氣無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時時敬斯時時,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詩》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其斯之謂與?

求道之心乾乾不息

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蓋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尚言於「志學」、「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後。故古人童蒙而教,八歲即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稟習之偏,防其物慾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子之聖,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其擇善固之,克己復禮,循循勉勉,無有一毫忽易於其間,始能日進也。

至誠無息日積月累

訓曰:人之為聖賢者,非生而然也,蓋有積累之功焉。由有恆而至於善人,由善人而至於君子,由君子而至於聖人,階次之分,視乎學力之淺深。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積德累功者亦當求其熟也。是故有志為善者,始則充長之,繼則保全之,終身不敢退,然後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其功用豈可量哉!

修身治性謹於素日

訓曰:凡人修身治性,皆當謹於素日。朕於六月大暑之時,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縱而能者也。

慎獨為訓暗室不欺

訓曰:《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則為聖賢第一要節。後人廣其說曰:「暗室不欺。」所謂暗室有二義焉:一是私居獨處之時,一在心曲隱微則人不及知,惟君子謂此時指視必嚴也。戰戰慄慄,兢兢業業,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誠不愧於屋漏而為正人也夫!

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慾

訓曰: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慾。是故心存私便是放,不必逐物馳騖然後為放也。心一放便是私,不待縱情肆欲然後為私也。惟心不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以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體認世務據理審事

訓曰:道理之載於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處,而經歷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圓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平日誦讀及教子弟惟以經史為要

訓曰:古聖人所道之言即經,所行之事即史。開卷即有益於身。爾等平日誦讀及教子弟,惟以經史為要。夫吟詩作賦,雖文人之事,然熟讀經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學斷不可令看小說。小說之事,皆敷演而成,無實在之處,令人觀之,或信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說者譬喻、指點之本心哉!是皆訓子之道,爾等其切記之。

四書性理立命之道

訓曰:凡人養生之道,無過於聖賢所留之經書。惟朕惟訓汝等熟習五經四書性理,誠以其中凡存心養性立命之道,無以不具故也。看此等書,不勝於習各種雜學乎?

希賢希聖孰能御之

訓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言。又,實能學而不厭,此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千古聖賢與我同類人,何為甘於自棄而不學?苟志於學,希賢希聖,孰能御之?是故志學乃作聖之第一義也。

不以自知自能而棄人之善

訓曰:人心虛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朕生性好問。雖極粗鄙之人,彼亦有中理之言。朕於此等處決不遺棄,必搜其源而切記之,並不以為自知自能而棄人之善也。

一字未明必加尋繹

訓曰:朕自幼讀書,間有一字未明,必加尋繹,務至明愜於心而後已。不特讀書為然,治天下國家亦不外是也。

知書明理貴在貫通

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則失俱無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