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美人謀律,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要了這個宅子,您要是不願意白得,折價好了。到底孫女幫了馮家大忙,照理也得給潤筆和茶水銀子的。您知道孫女的價錢,雖說只上了一堂,說了幾句話,可是一計換他身家性命,所收也應當不少。”
“你就不覺得那宅子的風水破壞了?”春青陽擔心道。
“一不忌,百不忌。”春荼蘼無所謂的聳聳肩,“有祖父,有父親在身邊,孫女一點也不害怕。再說這裡是陽間,不是邪祟待的地方,咱家又做得正,行得直,我不信有好兄弟找上門來。”
“那折多少?”春青陽終於意動。
“他原來要價二百五十兩,我看三摺好了。”春荼蘼狠斬一刀。馮經是倒黴在他表侄身上的,與春家沒有半點關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她還算吃虧了呢。
當天下午,和馮經推讓了半天,最後以五十兩成交。銀子雖少,但春家不欠別人,春青陽和春大山這種正直的人,心理才沒有負擔。至於到衙門去交割、換文契,就交由牙人忙活,連春家落戶,還有小鳳的入籍,再付上點辛苦銀子,就一起辦理了。
這個年代還沒有銀莊票號,但有官府辦的櫃房,有一種東西叫“飛錢”。就是把銀子或者銅錢存到指定的官辦櫃房,由官府開具“券”。此券不具備流通功能,但可以在異指定的官府機構匯兌。范陽縣是小地方,沒有櫃房,他們臨行時,春大山特意去的幽州城,除了隨身攜帶的三十兩現銀,分成五分帶在全家人身上,剩下的全存入櫃房,包括春徐家付的那五千兩。此時有大花銷,直接從洛陽的官辦櫃房,兌了銀子就行。
第二天一早,春大山去軍府報到,春青陽就領著孫女和僕人搬家。他們帶來的東西本就不多,春大山又拜託了當初接待他的老苗幫忙,中午時就收拾出住的地方了。照原先的安排,春青陽住在內院正房,春荼蘼帶著過兒和小鳳住西廂房,給春大山收拾出了東廂房。外院的倒座房歸老周頭,打算用做養馬的廄舍和用做外書房的東廂房暫時空著,把大萌和一刀拉來住西廂。
大萌和一刀是韓無畏借給春荼蘼的人,自然在出借期間以春荼蘼為主,她說讓他們由明轉換,遵命照做就是了,並無什麼不樂意的,總勝於在外面風餐露宿的隱藏。春青陽看家裡的人員齊整,那點點不安之心也就消失了。
春荼蘼還特意問了老周頭,介間不介意睡門房,畢竟那邊離馮家表侄上吊的地方最近。出了那種事,裡外還不過三天,實在有夠汙穢的。老周頭卻笑說,“老奴一把年紀,說句打嘴的話,到春家之前,生死麵前打個幾個來回了,有什麼可怕的?再者,鬼才可憐呢,放不下生前事,走那孤冷黃泉路。小姐只管放心。就算有那不長眼的鬼來,老奴也給小姐捉走,斷不會擾到內院的。”
春荼蘼見老周頭果然是完全不放在心上,也就踏實了。只是老周頭畢竟年紀大了,住的地方又是夏熱冬冷的倒座房,就叫過兒去置辦些新的鋪蓋,給老周頭換上。如今已近夏天,到冬天時多放炭火,把屋子烘得暖暖的,也就是了。
而這宅子是帶著傢俱出售的。只缺了些吃穿用度,還有些隨手用的零碎東西,好在離南市很近,轉天春荼蘼開了單子,叫過兒和小鳳兩個人去買。春青陽是個閒不住的,乾脆把記賬管家的活兒交給孫女,自個兒帶著老周頭和兩個護衛把後院的青磚地撬了。全整理成菜地,又侍弄了內院的花草樹木,倒是忙得挺開心。
可惜,忙碌但平靜的生活註定過不了太久,這天是四月二十九,春大山的休沐日。頭天晚上,春大山已經回家。春荼蘼八天沒看到父親。很是想念。難得起個大早,親手給全家人做了早飯,又洗好一早讓過兒買來的新鮮瓜果,分別裝盤,打算好好做回孝順閨女,結果全家人沒上桌,就來了不速之客。
“老太爺,是大老太爺和二老太爺來了。”老周頭進來報信兒。“拉家帶口的,怕不有十幾口子人,都堵在門外呢。”
祖孫三人愣住,下意識的對視了好幾眼,春青陽才反應過來,一邊往外迎,一邊急道,“怎麼不先請進來?”
“大老太爺和二老太爺不肯進來,定要老太爺開大門,親自去接。”老周頭低頭稟報,神情間頗為忍耐,看樣子是受了點氣的。
春荼蘼見狀,心裡咯噔一下,忽然有很不好的預感:她的美好生活會被打亂的。她記得在現代時,有朋友跟她感嘆過:親戚,是最可怕的存在。
心裡想著,卻不得不跟著祖父往外走,到外院時,看到大門其實是敞開著的。這個時辰正是裡坊人來人住的時刻,而她家門外,站著一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