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部分,蒼壁書,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少卿抬眸,恰望到那雙冷澈的眸底一片幽遠沉靜,並無絲毫的笑意。

他微有恍悟,竭力將心中的不捨放下,低頭,慢慢將盞中涼卻的茶喝盡。清冷入肺,追思無度,卻不可再眷懷。

永貞十三年,四月,甲寅朔,鄴都。

正午,驕陽當空。僖山下的宮闕灼日流火,熠熠輝煌。承慶宮正殿的玉階前,白影如煙,筆直侍立。過往宮人侍女無不對之斜目,細細地偷覷那年輕的公子幾眼,然後躲去一旁廊簷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未想半年不見,武康沈伊郎再現宮廷,卻似是脫胎換骨、鉛華洗盡,宛若換了一人。玉面俊姿一如既往,卻再不是往日玩笑不恭的任誕,眉宇清肅,正經得叫人煞生天地即滅的恐慌。

“沈公子為何是這般模樣?”有侍女期期艾艾道。

“不知道呀。”內侍的雙目如遮濃霧。

自辰時等到正午,沈伊站在殿前,腰骨腿腳無處不累得發酸。面容不動,心裡早咒罵了千百遍。若憑著以往的意氣,早已揚長而去,橫眼醉對公侯,方是人間至樂。但可惜今不如往,一念郗彥的囑咐,只得咬咬牙,頂著炎日,站立如初。午時過後,總算見殿間閃出一道暗紅色的人影,欺近身前,對他不住陪笑:“沈公子,太后召見。”

沈伊笑顏翩翩:“多謝敬公公通傳。”

入了偏殿,裡間帷幕四垂,光線的陡然一暗令沈伊眼前發黑,定了定心神,待視覺恢復幾分,方提步往前,叩拜於地:“沈伊見過太后。”

耳畔一陣珠簾相擊的叮噹脆響,重重絲綃的簾帳之後,沈太后慵然的聲音低低傳出:“哀家身體不適,服藥後每日需睡至晌午方醒,你可不要怪罪哀家慢待了你。”

“姑祖母說笑,孫兒豈敢。”

沈太后輕輕一哼:“你不敢?真以為搖身一變便是謙謙君子、國之棟樑了?瞞得了滿朝文武,瞞不過哀家的眼睛。”

沈伊笑道:“是。”

“聽說今日朝上,陛下已封了你官職?”

“是,”沈伊道,“陛下恐我年輕無經驗,恩賜中書侍郎一職,位在朝廷中樞,好跟在謝太傅和父親身旁學習。”

“恩賜?”沈太后終於笑起來,柔軟的笑聲退卻滄桑,清澈動人,讓人辨不清簾後的女子年歲幾何,“沈伊郎也懂得什麼叫做恩賜了?難得,好生難得。”衣料綢緞絲縷滑動的聲響在悄靜的殿間流動,沈太后被人扶著坐起,對身旁素裝婉麗的婦人道,“舜華,沈家祖宗福澤蔭庇,他似是開竅了。”

舜華笑道:“初聽到他說要為官,我也嚇了一跳。”

“好事。”沈太后撥開眼前的紗帳,看著伏拜在地的沈伊,雙目如寒水,靜靜落在沈伊身上,良久,才微微一笑,“一旦入朝,不管原因為何,此生卻是逃不開了。你再不成器,武康沈氏也算後繼有人。”沈伊伏地不答,故作惶恐狀。殿中陰冷無光,沈太后以雙手攏起高高的衣襟,淡聲道:“別裝樣子了,此處沒有外人,起來吧。”

沈伊謝恩,這才緩緩起身,站於一側。久不聞沈太后再問話,忍不住抬起頭看了一眼,正觸沈太后若有所思的深沉目色,微有一怔,不動聲色地避開視線,問道:“太后方才說身體不適,是為何故?”

“年紀大了,略有小恙。”沈太后道,“只要你少讓我生氣,一時半會卻也死不了。”

沈伊訕訕道:“太后言重了。”

沈太后冷笑道:“未曾言重分毫。”盯著沈伊,眸光如刃,“聽說你帶回了北朝關於獨孤一案的卷宗,當朝呈遞,讓陛下為郗氏一案平反?”

“是。”沈伊道,“不僅是臣,還有湘東王蕭璋殿下,日前連同岷江大勝的奏報也送來一封薦書,舉薦郗氏未亡少主郗彥重掌北府兵。朝中百官聽聞郗家少主未死,且已在岷江前線立下戰退蜀兵的功勳,莫不為之鼓舞,皆以為殷桓之禍,從此指日可除。而且,朝中支援重查九年前舊案的,也大有人在。只不過――”

“什麼?”

“陛下以為當前西邊戰火紛飛,家國正處動亂不安之時,而舊案牽連甚廣,卻不是徹查的時候。且根據北朝的卷宗,和郗彥私下調查的證據,只能認定當年殷桓誣陷郗嶠之叛國一罪確有其事。至於其餘的諸事諸人,仍於撲朔迷離中,陛下決定,暫不追究。”

“暫不追究?”沈太后咀嚼著這句話,沉默起來。舜華從旁遞上熬好的藥湯,沈太后接過,以袖遮面,慢慢啜飲。“你和郗彥總角交好,此番為他出頭,哀家並不意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