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這一代,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的好日子在後面呢!”周敬平摟過她,特別認真的看著她的眼睛。
“敬平,對不起,要不是我……”
“夫妻兩就不要說這個了,咱們來上海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再說我周敬平不會因為別人的冷言冷語就把氣撒在老婆身上,他們看不起我,我就更得幹出點人樣。”
“嗯,現在的情況我很滿足,對了,張磊他們呢!”
“在曬臺上用邊角料打點菜板、八角夾什麼的”。
張磊一邊收拾一邊瞥到眼熟的煤球爐和一些鍋具,越看越像是在安徽小院的那些,又想到當時盧秀貞說有人可以把木頭運回來,點點滴滴的事情他現在回想起來就覺得奇怪,這些東西是怎麼捎回來的?
不過他也並沒問秀貞,如果秀貞願意說肯定會告訴他,而盧秀貞自然知道最近的事張磊肯定會有所懷疑,這些瞞得了別人卻很難掩蓋掉蛛絲馬跡,不過主動說就免了,只要張磊不問,這事就永遠打馬虎眼。
一晃三月份,開學在即,人生的新畫卷就此緩緩展開!
第34章 分秒必爭
從水房洗完碗,盧秀貞和郭豔、汪順穎一塊往宿舍趕,推開門梅大姐在給小寶餵飯。
“梅姐,今天怎麼把小寶帶過來了。”郭豔放下碗筷就走到床邊接過飯示意梅麗快點吃。
“就帶這一天,我婆婆、公公今天要收拾屋子,明天開始孩子就有人看了。”梅麗抓緊時間往嘴裡扒著飯。
“梅姐,房子這麼快找到啦!”盧秀貞擦著手進來正好聽到這句,她對房源很感興趣,雖然暫時還不那麼迫切需要租房買房,但瞭解行情太有必要了。
“唔,在普陀區,你們上海人叫“下只角”對吧!”梅麗呵呵一笑“那邊房子比市中心大點,而且我公公在那裡找到一個活,我女兒正好可以送到保育院。”
梅麗一家是江蘇崑山人,家裡條件還可以,她丈夫老陳今年和她一塊考進了華師大哲學系,兩口子還拿著原單位工資,應該說滿寬裕的,但是他們有兩個孩子,因為文、史、哲專業有很多課程是交叉一塊上的,有時實在騰不出人,所以只能把老家父母喊過來,這樣老的小的都能看顧到,他公公閒不住找了個街道掃地的活貼補家裡,大女兒送到保育院以後,婆婆帶個小孫子做家務也能看得過來。
聽到是普陀區,盧秀貞也就不多問了,她是住慣老城廂,房子逼仄也認了,接地氣啊!講難聽點,早上不聽到竹刷子刮馬桶的聲音她還渾身難受,就算以後交易房子也只會在南市、黃浦、盧灣找,連虹口她都嫌遠。小心側身讓過長條凳坐在汪順穎床上,拿出上午的筆記翻了翻,正好甘瓊婷坐在她對面,“婷婷,還在寫小說哪!早上丁老師的話聽進伐!”
“我進大學就是為了當作家的,再說你們這些姐姐以後都是教師隊伍的生力軍,少我一個不少的呀!”小姑娘一門心思在小說上,是頭也不抬筆也不停,甘瓊婷是班上為數不多77級應屆生考進來的,早上唐宋課上,丁老師問到她考大學進來理想是什麼?她回答說想當作家,丁老師沉吟了一會說出“大學是不培養作家的,我們學校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中學教師”這句話,當時明顯看出她打蔫了,沒想到這麼快又活力十足。
“有志氣!努力努力!我可是等著在小說月報上看到你的大名啊!”譚琳琳踩著凳子爬到上鋪拿了本書下來擠在甘瓊婷旁邊看起來“哎!天天吃飯啥時能來點面啊!”她是西北人,現在的食堂一般早上就是稀飯、鹹菜、饅頭,中午就是一勺飯一勺菜,晚上也就是多個饅頭選擇,吃麵條算是改善了,把她饞的想起麵條就流口水。
等梅麗吃完飯收拾了一下就把小寶抱走送到他爸爸那裡,孩子再懂事畢竟太小還是有些鬧騰,在寢室裡看書的都是沒在圖書館搶到位置的人,打擾到別人學習就不該了。
從開學到現在十幾天了,77級的學生們早就進入了狀態,這個年代的大學生這麼說吧!普遍有一種“知識飢渴症”,能考上大學的人都是在文化斷層的年代裡堅持學習的群體組成的,年齡差距大,社會身份也天差地別,有人們認為“沒必要參加高考的人”——國營企業的在職職工、應屆生比較少班上一共就兩個、還有就是像盧秀貞這種知青,什麼行業都有、以前種地的也算一類、營級部隊下來的轉業人員……
在這些學生身上普遍看見一種壓抑已久的學習衝動存在,拿起很多人自擬的作息表,“早上五點半圍著校園跑步,上午7點半、中午十二點半、傍晚六點半進圖書館,晚上十二點準時睡覺云云字樣”再加上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