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這一代,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物質也比較匱乏,油、布、日用品很多都要憑票供應,學校現在是不發補助的(80年代才有),好在像盧秀貞、汪順穎這些有原單位的都還領著工資,對!政策就是這樣,上大學的,原單位照發工資。其他人就是靠助學金,現在的標準是一個月18。5,吃飯是肯定夠,還能省下點錢買日用品和書。
經濟一旦有保障了,剩下的就是對知識的渴望,尤其是知/青下鄉那麼多年,以往聽天由命,前途都掌握在階/級、身份觀念和領導手中,現在竟然能夠憑讀書改變了處境,生活有了盼頭,所有人都有積極向上自信學習的心態,學習起來那是自虐式的,盧秀貞寢室山東來的匡美蘭28歲,以前學的是俄語,為了儘快趕上大家的英語水平,除了每天早上一早去宿舍樓旁邊的林子晨讀,還在飯票背面寫上今天要背的英語單詞,如果到吃飯時還沒有背出來,她就會餓著自己這頓飯不吃。河北人吳非看穿著打扮就知道家裡條件不好,那學習起來是更不要命了,基本晚上2點前在寢室是看不著她的,她的夢想就是在期末考試拿到獎學金,有70元哪!
下午還有美學課和古代漢語,階梯教室坐的滿滿當當,恢復考試的突然讓學校的硬體設施一下沒法跟上,不止是教室的座位不夠,每次食堂開飯總有很多同學只能端著飯盒站著吃或者拿回宿舍,宿舍是有座位,但空間有限,在那吃飯,有同學就沒法學習,去圖書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