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部分,種田之流放邊塞,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摸底,瞧一瞧各鎮各村的真實情況。”
“我必須瞭解,看究竟是有人弄虛作假、中飽私囊,還是乾旱造成的歉收。”
郭弘磊皺了皺眉,萬分放不下心,嚴肅勸說:“知縣,知一縣之事,很多事不管不行,但務必拿捏好分寸,須知‘水至清則無魚’。新官上任,你管今後的,孫捷已經調任秦州了,他留下的舊賬理不清,縱使大費周章理清了,你追究誰去?”
姜玉姝並非初出茅廬,忙答:“放心,我只是想暗中調查,避免秋收時賬目被糊弄,並沒有追究的意思。唉,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舊賬是前任知縣率領下屬完成的,較真追究,萬一揪出一大群從犯,就難辦了。”
“越是千頭萬緒,越不能急躁,當徐徐圖之。否則,小心做多錯多。”郭弘磊唯恐她魯莽吃虧。
姜玉姝頷首,“嗯,日久見人心,等我悄悄查清楚了,掌握證據,找機會處置害群之馬!”
須臾,丫鬟稟告:“二爺、夫人,該用飯了。”
姜玉姝招呼道:“走,先吃飯!”
翌日·清晨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
姜玉姝穿戴整齊,率領一干隨從外出時,幾名雜役正在清掃枯黃落葉,遇見知縣,他們忙不迭退避路邊,畢恭畢敬行禮:
“大人。”
“小的給大人請安。”
姜玉姝精神抖擻,點頭回應,腳下生風,徑直走出縣衙大門。
此刻,出巡的車馬早已在等候。
李啟恭一看見新獵物,便薄唇抿起,迅速近前,躬身說:“卑職給大人請安。”
姜玉姝止步,詫異問:“你也同行?”
“是。”
“案子都解決了嗎?”
李啟恭搖搖頭,皂服內仍穿紫色中衣,解釋道:“有個案子比較棘手,根據線索,卑職得去一趟荊鎮,恰巧同路,理應護送縣尊。”
人心隔肚皮,姜玉姝並未琢磨,頷首道:“哦,原來是同路。”
“咦?”李啟恭明知故問:“郭校尉呢?”
姜玉姝走向馬車,“他昨天傍晚就回營了。”
“唉呀,遺憾!”李啟恭尾隨她,走向自己的馬,扼腕說:“卑職本想趁機請英雄豪傑喝一杯的。”
姜玉姝愛聽外人誇丈夫,笑而不語,衙役早已放置踏腳凳,她右腳踩上凳子,微提袍擺,垂首登上馬車。
“您小心。”李啟恭站在五尺外,邁步抬手,狀似下意識攙扶。
“哎——”翠梅見狀,倉促抬手一擋,頓感不悅,微笑說:“我會攙扶的。”
臭丫頭,多管閒事!李啟恭原計劃“意欲關切攙扶、旋即規矩縮手”,被挑破便毫無曖昧感了。他立刻後退,滿臉懊惱之色,尷尬解釋:“抱歉,我習慣了,以前經常攙扶劉知縣上車。”
姜玉姝並未被碰觸,腳步不停,進車之前,手朝外擺了擺。
“哦。”翠梅不便多說什麼,扭腰也上了馬車。
少頃,姜玉姝掀開簾子,輕聲吩咐:“啟程。”
她的六名護衛聽見了,大喊:“知縣有令,啟程!”
霎時,“駕!”隊伍離開縣衙,眾星拱月般簇擁知縣的馬車,浩浩蕩蕩前往荊鎮。
知縣第一次出巡,聲勢浩大,威風凜凜駛過街道,緩緩出城。
車輪轆轆,太陽越升越高,隊伍沿著官道前進。
姜玉姝膝上擱著地圖,掀開窗簾,審視官道兩旁的莊稼、河溪、樹林、山川等等。
“哼。”翠梅撇撇嘴,小聲絮叨,透露道:“聽說,聞胖子和李竹竿是郎舅,前者嗜酒如命,後者十分好色。奴婢總覺得,李竹竿的眼神色眯眯,黃木頭看著倒很老實。”
姜玉姝神色沉靜,耳語道:“黃木頭?聞胖子?李竹竿?做什麼給人起外號?你可別當面稱呼,仔細惹怒他們。”
“哪裡?”翠梅叫屈:“這三個綽號是別人起的,老早就傳開了,幾乎滿城皆知!黃縣丞確實木訥,聞主簿確實胖,李典史確實像竹竿,沒冤枉他們呀。”
姜玉姝哭笑不得,正欲開口時,車外突然響起拔刀聲、呵斥聲:“誰?”
“放肆!”
“知縣出巡,你們是什麼人?竟敢攔路撒野,不要命了嗎?”
李啟恭餘光瞥了瞥馬車,厲聲喝令:“快,抓住他們!”
第211章 代耕風波
馬車晃了晃, 停下了。
車內,姜玉姝忙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