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59【港片救世主】,調教香江,王梓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碼有六部以上是沒有劇本就上馬的,只要製片方簽了明星片約你們就敢投資!”
臺灣八大片商只能默然以對,因為康劍飛說得都是事實。
大家面面相覷地看了一陣,王英祥才說:“康先生說的也是實情,我們以後確實應該多加註意。但現在說這些於事無補,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把虛高的明星片酬給壓下來。”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怎麼能說於事無補呢?”康劍飛就是不肯接壓低明星片酬這個燙手山芋,他說道,“大家看看好萊塢,人家拍電影的流程有多麼嚴謹,哪個好萊塢導演能隨隨便便籤幾個明星片約,連劇本甚至構思都沒有就敢找製片商和投資人出錢?我覺得,壓低明星片酬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規範以後的電影製作流程。至少,各位在投資出錢的時候,得知道導演要拍的是什麼玩意兒吧?”
沒人吭聲,大家都若有所思。也有人露出不屑的表情。
康劍飛繼續說道:“就拿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來說,一部戲真用得著請七八個一線影星?一兩個足矣!不要把觀眾都當成只認明星臉就掏錢的傻瓜。大卡司有大卡司的拍法。以現在港片的製作成本來看,想拍大卡司至少要投資3000萬以上。你投資2000萬就來拍大卡司,當然明星片酬佔一大半了。如果你投資5000萬,那1500萬的明星片酬算個屁!又想明星扎堆又不肯掏足錢,拍出來的當然是大爛片。不是明星的片酬太高,而是你們投資的錢太少!想只出2000萬也可以,那就老老實實地拍箇中等卡司的片子,請一兩個大明星做招牌就夠了,好好琢磨劇本、好好的提高影片質量,拍出來的電影未必比那些大明星扎堆的片子票房低。”
康劍飛算是把話說得很清楚了。臺灣片商投資港片的時候,又想買好貨又不想掏夠錢,這世上哪有物廉價美的好事?
掌控著整個臺灣市場片源的八大片商,此刻坐在會議室裡,猶如孫子一般被康劍飛訓斥。肯定有人心裡不爽,但他們卻不得不承認康劍飛說得很對,同時也思考著以後是不是該轉換投資思路——畢竟現在的臺灣觀眾都變精了,不像以前看到有香港明星主演就傻乎乎的掏錢進影院。
康劍飛這番話不僅僅是對臺灣片商說的,還有陳容美、羅傑承這樣半路出家的香港製片商。他們根本就不懂電影。手裡握著院線盲目地投資拍片,同樣只看明星不看劇本,導演用大卡司一忽悠就掏錢,最終釀成現在爛片扎堆的糟糕現狀。
康劍飛此時已經完全主導這次會談。他說道:“我提議,香港電影從業者協會應該規範一個港片製作章程。這個章程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給製片方和投資人做參考。堅決抵制那種靠明星片約騙投資的導演。在座各位大都有家有業,那些導演可以趁著港片繁榮撈一票就走人。但你我卻是有製片公司、有院線公司的,把整個市場玩壞以後。最後損失最大的是誰?是你,也是我,是我們大家!”
這下輪到香港的製片商們沉思了,康劍飛的話確實發人深省,甚至他們以前自己也考慮過這種問題。
就算沒有康劍飛出現,1993年港片糟糕的票房現狀,也讓一大批香港從業人員警醒。他們紛紛上書港英政府,要求港府增設一個電影局,以官方力量來規範混亂的香港電影行業,但直到九七回歸,港英政府都沒有正面回應過此事,他們才不管香港電影的死活。
康劍飛繼續說道:“明星的片酬是壓不了的,某某明星我們給他定500萬的片酬,他真會老老實實地聽話?你真按照這500萬的標準去請,結果另一家公司出600萬的價,你說他會答應給誰演戲?”
說到這裡,康劍飛又語氣一轉,“當然,今年港片的本埠票房和海外票房,什麼情況大家也看見了。三個字,那就是‘不景氣’,票房低靡壓一下演員片酬這也很合理,這跟票房興旺時提高演員片酬是一個道理。我們東方娛樂經紀公司,會盡快與香港演藝人協會進行協商,制定一個演員片酬參考價目表出來。但這只是權作參考,並不會強制執行,也沒人能強迫明星必須按照哪個價來接戲。”
聽到康劍飛終於鬆口,臺灣八大片商那邊也輕鬆了許多,他們都知道這種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弄出一個港星片酬參考價目表就很難得了,以後請演員壓片酬至少也有一個依據。
最後抽傭發行的問題,也沒能談出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最後只能是各憑意願合作。既然有些香港製片商不願抽傭發行,那行,人家夢工廠和嘉禾願意,咱們以後不買你的片子,專買這兩家公司的,片源不夠大不了放老片子撐場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