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罷又有何事?”太上皇在上首坐下,梁九功那邊適時的奉上了一杯清茶。
四爺咳嗽了一聲,梁九功見機當即搬來了一把凳子,四爺坐下之後揮了揮手,梁九功識趣退離到門外。
這一連串動作太上皇都看在眼中,卻沒有吭聲。
等書屋那沒得人,四爺才將彩票一次托盤而出,太上皇聽著有些動容,他人雖然老了,不怎麼過問政事了,但眼界還是有的,如何看不出這彩票的利潤巨大。
“你如何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刻意的弄出號碼擷取了彩票的獎金?”
四爺開口說:“回皇阿瑪的話,兒子也不能保證,兒子是這樣想的,凡事一項新事物弄出來之後,肯定會有人專研,總能夠找到漏洞。但是咱們朝廷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逐漸的完善這些漏洞,將一切不好的影響壓到最低。”
說到這裡,四爺又低聲道:“況且彩票的獎金對於每期彩票金額來說只是九牛一毛,這些獎金撒出去,更能夠吸引百姓持續不斷的購買彩票。”反正也只要兩塊錢,換成銅錢也就兩文錢。
一般出去賭的,兩文錢人家都不帶玩的。
太上皇點了點頭,“你要覺得可行就去做,反正朕活不了幾年了,就算現在攔著你,等我死後,誰還能攔。”
四爺臉色一變,當即起身跪地道:“汗阿瑪合該長命百歲才是,兒子絕無此想法。”
太上皇“哼”了一聲,“作何這般姿態?人遲早一死,哪能夠人人都長命百歲?更何況是作為皇帝,朕如今這個歲數已經屬於歷代皇帝當中長壽的了,朕也自認為為大清選擇了一個好的繼承人,對得起歷代祖先。”
四爺心中一動,這是認可了他嗎?
四爺心中大喜,隨後鼻子一酸,他跪著向前爬了幾步抱住太上皇的腿。
“汗阿瑪,兒子絕對不負你重託,只有一個希望,就是希望你能夠長命百歲。兒子還需要您為兒子指點前路。”
太上皇心裡有些軟,難得老四做出這般姿態,拍了拍他的頭,太上皇無奈道:“行了,都四十多歲的人了,作何小兒姿態?”
四爺面上露出羞愧之色,抹了一把臉,站起來重新坐下。
“兒子還有一事想要詢問汗阿瑪。”
太上皇微微抬了抬頭說,“說吧。”
四爺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說,“兒子打算在遼東三省種植稻米。”
太上皇卻覺得他異想天開,“你可知道遼東三省一年中有大半時間滴水成冰,根本不適合種植糧食。”
四爺將自己的理由說出來,“兒子認為遼東就算再冷,還是有氣候溫暖的時候,以前京城之中不是也沒人敢種植水稻嗎?還是汗阿瑪您命人在京城種植水稻,這些百姓才跟著學。京城往東一帶的氣候跟京城差不多,兒子認為種植水稻同樣適用。一年之中就算只有三個月氣候溫暖也足夠種上一季水稻。更何況遼東一代,千百年來都未消耗過土地的肥力,這裡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插上一根稻草都能活。兒子這些思考過,要是將整個遼東全都開發出來,所以讓我大清平白無故多上一半的糧食。”
遼東地域廣闊,要是全都開發出來種植糧食的話,絕對可以比得上江南一帶的產出,可不要忘了,江南的土地已經種上了千百年,而遼東還是一片處女地。
太上皇雖然很認同他所說的話,不過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要如何解決人力問題?”
當年太上皇已經從其他省遷移過一部分人口,太上皇本來想出哪些省還能夠在遷移人口過去。
四爺說出了自己的主意,“兒子打算先將八旗士兵遷移過去囤田種地,遼東三省已經通上了火車,這些糧食完全可以拉到盛京,從盛京通往京城。”為何沒有在京城修建鐵路,無外乎京城是大清的首府,在這裡做任何事情都要斟酌斟酌再斟酌,不到萬無一失,朝廷不會批准在京城修建鐵路軌道。
太上皇搖了搖頭說,“此法不可取,八旗士兵要是知道被調往苦寒之地,可能會引起軍營譁變。”
四爺臉一肅,想到這個可能,他臉色變得很難看。
“那就將整個軍營肅清!”四爺咬著牙說。
太上皇起身走了過來拍了拍四爺的肩,“老四,此事事關重大,你想要開發祖地事關重大,得徵的宗室的同意。”那地方不只是愛新覺羅氏的老家,還是滿清各個大族的老家,開發人家老家總得先把人給擺平了。
四爺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兒子之所以將遼東三省改造成魚米之鄉,兒子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