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的理由。”
太上皇手背在身後,“說說看。”
四爺只吐出了一句話,“兒子想要舉全國之力來改造遼東三省,為我大清謀取後路。”
太上皇的瞳孔猛然一縮,他沒想到老四的謀求竟然如此深遠。
“你這是不看好我大清把持中原?”
四爺苦笑了一聲,拱了拱手說,“兒子只能夠謀求當代,至於後世子孫,或許哪一代就出了一個不肖子孫丟了江山。兒子之所以遼東三省這塊不毛之地給開發出來,就是希望為後世子孫留一條退路。就算丟了皇位,也能夠退回老家。”
太上皇在屋子裡走動起來,一邊走動一邊沉吟,最後在四爺面前站定,“這事你既然想做,朕自然是支援的。至於宗室,以及其他滿族大姓,朕還有一把老骨頭幫你掃平這些障礙。”
四爺大喜,當即單膝跪地道:“兒子在這裡謝過汗阿瑪。”
太上皇卻深深的皺起了眉,這事不好辦呀。
這邊四爺又是煽情,又是侃侃而談,總算是鼓動了太上皇幫忙作為擋箭牌。
而那一邊位於江南的弘暻卻不好過。
弘暻這一次出來主要是為了增加歷練的經驗,因為有九叔在,他完全把這一次行程當成了的旅行,根本不認為自己能夠插上手。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剛到江南不久,就出現了大狀況。
整個江南的鹽商全都聚集起來跟朝廷作對,就連當地的官員,也暗地裡通風報信。
九叔和李衛忙著處理這件事,弘暻一時之間就閒了起來,便出門閒逛。
好在他跟九叔分成了兩隊從來沒有聯絡過,所以也沒有人把他跟朝廷派過來的欽差聯絡在一起。
這一轉悠就被人給盯上了,畢竟他張嘴就是一口流利的京話,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來歷。
弘暻很快離開了海寧縣,轉到去往嘉興,就是避開讓人牽連到九叔。
然而一到達嘉興,弘暻就發現自己被人跟蹤上了。
“先找個客棧住下。”弘暻沒打算繼續走人,而是等停留在原地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在一直盯著他。
弘暻身邊沒有跟什麼太監,他身邊安排的全都是屬於粘杆處的人。
一個少年身後跟著幾個侍衛,一看就知道是從大家族走出來的。
嘉興這塊地方並沒有什麼大的家族,真正的大家族都聚集在蘇杭一帶。
只是這裡屬於長江交匯點,不少常在長江走的勢力都在這裡設立了歇腳點。
弘暻闖了進來,就像是闖進了一條肥羊,不少人將眼光對準了他,磨刀霍霍想要幹上一筆。
像這種不知道天高地厚,闖蕩江湖的公子哥他們最歡迎了。
找了一家看著還算是整潔的客棧,弘暻便住下了。
他一邊打算摸清到底是誰盯著他,一邊又打算在嘉興等著九叔。
海寧屬於嘉興下面的縣城,那邊的情況遲早會傳到嘉興這邊了。
更何況眼下嘉興的港口被朝廷嚴密把持,住在嘉興,弘暻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他們去查探,到底是誰盯著咱們。”入住客棧後,弘暻便叮囑了身邊的人。
等人退下之後,弘暻才攤開一張紙,開始寫起這段時日的所見所聞。
這是他額娘交給他的任務,不需要做旁的,更不需要插手九叔所做的事,只需將他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全都寫出來。
等回京之後,額娘還會考驗他。
弘暻將這個任務牢牢的記在心中,每日裡休息的時間就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全都記下。
這一次記下的是從海寧到嘉興途中的所見所聞。
“兒子前往嘉興的途中,發現當地官鹽價格太高,私鹽來說具有價格優勢,且雍正年間,相較於康熙初年人口已經翻漲幾倍,對於鹽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這才導致私鹽氾濫,而官鹽就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
弘暻將私鹽氾濫的原因寫下來,深究原因也是因為官鹽課稅重,價格高,因為市場保護,一些便宜的官鹽進不到某地,這就導致私鹽氾濫。再加上人口增長,對鹽的需求量也跟著增長,這才滋生了對私鹽的需求。
所以真的要改變鹽政的政策,就得先將這兩點疑難給解決了。
弘暻這孩子還是非常聰明的,看待事情的眼光非常獨特,這跟與他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
他知道這一次將他怕到江南來,等回去之後必定會考量他關於鹽政的處理,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