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六十年代媒婆生涯,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戰火中倖存下來已經很不容易,建國後多數老字號仍擁有合法經營權,幾年前三大。改造完成之後,這些老字號雖然名義上屬公家管,但他們的後人仍舊能在公家的監視下自主管理,所以就算方知行在鄉里辦養殖場,必定也是公家知情並且允許的。】
韓念念恍然,簡單來說,就是普遍現象裡面的特殊化了。
吃完晌午飯,方知行坐了片刻,從褲口袋掏出五毛錢和兩張一斤的糧票,擱在了炕几上。他給的這些已經遠超國營飯店吃一頓飯需要的錢。國營飯店裡五分錢就能見肉菜,兩個大饅頭只要八兩糧票。
陳愛國一愣,隨即道,“這是幹啥?快收回去,粗茶淡飯值不了幾個錢,太見外了!”
韓桂娟也道,“多個人不過多添雙碗筷,哪用這麼客氣!”
方知行起了身,禮貌道,“叔嬸,平白無故過來蹭你們一頓飯,也沒帶什麼禮,錢和糧票你們一定收著,出門辦個事總會用得著。”
出門辦事,五毛錢莊稼人還能拿得出來,可糧票卻是他們沒有的。除了公社裡的幾個幹部外出開會可以去糧站換點糧票,其他人沒那個資格,老農民若是出遠門幹個啥,那得自帶乾糧水,否則連頓飯都吃不上,沒有糧票,進了飯店但凡跟糧食沾上關係的,諸如麵條饅頭炒餅,都不能賣給你。
炒菜倒是不用糧票,可哪個老農民又捨得花錢炒盤菜乾吃?
玲玲的親事已經定了下來,少不得要跟大勇去城裡置辦些衣裳鞋襪,到時候肯定會用到。
思及此,韓桂娟朝陳愛國使了個眼色,笑吟吟道,“既然這樣,那嬸兒就不客氣了,下次來咱們鄉,要是沒處落腳,只管來嬸兒家!”
方知行笑著應了一聲,又對韓念念道了謝,隨後告辭推腳踏車往公社方向走。
等方知行走遠了,韓念念拿起炕几上的糧票前後看了看,六零年發行的地方糧票,黃底帆船,繁體字書寫了‘一市斤’。
“這玩意是好,可聽說到月不用就作廢了。”韓桂娟有些可惜道,“這都四月半了。”
韓念念道,“玲玲不是嚷著要去城裡買身新衣裳?去了正好能用掉!”
提起買衣裳,韓桂娟犯愁,“手裡連張兩寸的布票都沒有,去買啥衣裳!我看我去借點棉花,自己紡一匹布得了!”
聞言,陳玲老大不樂意道,“娘,我不穿老土布,人家就結這麼一次婚,還不能去城裡買件新衣裳啊,娘你想想辦法,給弄點布票唄!”
說得倒是輕巧,莊稼人能有幾個城裡親戚,上哪借布票去!
葉蘭英坐炕上沒吭聲,她嫁過來那會兒,孃家就陪了一床棉花被,至於衣裳,只有一件老土布印染的紅罩衫,到現在她也捨不得拿出來穿。
她這小姑子倒精貴,連老土布都嫌棄上了。
第15章 願打願挨
下午兩點才上課,韓念念沒急著去學校,從陳大嬸家路過時,見陳大嬸坐家門口納鞋底,順道問了她衛糧跟紅梅相處的情況,主要還是想探探口風,看陳大嬸傢什麼時候願意定下。
陳大嬸拍拍身旁的石頭,招呼韓念念坐,拉了韓念念的手低聲道,“我正準備跟大閨女說一聲呢,你叔也急了,現在定下,三拖兩拖估摸都得到年底才能把紅梅要到咱家。。。回頭你跟葉家那頭帶個話,他們要是沒意見,咱們這頭就該準備彩禮了!”
有玲玲和大勇的親事在先,韓念念多少有了些實戰經驗,看了陳大嬸一眼,斟酌道,“彩禮方面,您和叔準備給多少?您得先告訴我,好讓我心裡有個底兒。”
陳大嬸應該是跟陳大叔提前商量好了,聽韓念念這麼問,臉上浮現了愁苦之色,“大閨女,嬸兒也不瞞你,嬸兒家的情況你多少也該摸清楚了,衛糧下面還有兩個兄弟等著成家,你叔只要一想到給三個娃挨個辦婚事,就整夜整夜睡不著。。。”
韓念念一聽,她這是準備要長篇大論了,忙道,“嬸兒,我也不算外人,您就直說吧,您看我還得去學校上課呢。”
“對對對,嬸兒腦子糊塗了!”陳大嬸仔細瞧著韓念念的神色,“大閨女,彩禮錢最好不要超過五十,葉家那頭要多了,咱家實在出不起。”
她可是聽說了,玲玲定親那會兒,韓桂娟那婆娘,獅子大開口要八十塊,就算後來妥協了改口要六十塊,那也不少,也只有姚家那樣愣頭吧唧的能任這婆娘糊弄,她可不會由著葉家那頭漫天要價。
“行,大嬸的意思我懂了,回頭我打聽下葉老師家的意思。”
韓念念沒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