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部分,三國之問鼎天下,閃啊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繞在腦海中的種種念頭,也彷彿被清冷的寒風吹得一乾二淨。
此次隨同劉琮入蜀的大部分將士都將返回荊州,而那些留下來的除了已經長眠於益州的山水之間外,基本上都駐紮在漢中。此時將士們都顯得頗為興奮,畢竟現在已踏上歸途,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荊州了。
北門外的碼頭上已經停泊了許多船隻,從漢江順流而下,經城固、過安陽,便可直抵西城,從那裡繼續向東,最終到南陽。
劉琮和賈詡等人登上了一艘較大的戰船,從跳板上登船的時候,還能看到江水中細碎的、半透明的浮冰,在緩緩流淌的江水中浮浮沉沉,碰撞著木質的船身,發出輕微的幾乎難以察覺的聲響。
混雜在得勝凱旋的激動中的思鄉之情,使得荊州軍將士們不自覺的興奮起來,即便是最嚴厲的將軍,此時也眼含微笑,寬容的看著士卒們吵吵嚷嚷,爭先恐後的登船。在經歷了這半年多的殺戮之後,誰能抑制住重返家鄉的喜悅之情呢?
一隻只滿載著興高采烈的荊州將士的船隻陸續駛離碼頭,劉琮的帥旗、各軍的營騎和諸將的號旗被江面上掠過的寒風吹得招展起來,獵獵作響。木槳划水聲此起彼伏,原本安靜的江面如同開鍋一般,槳手們憋足了勁,彷彿是在進行一場比試似的。
劉琮立在船頭,專注的看著河岸兩旁的景色。實際上這個季節並不適合在漢江航行,江水並不充沛,兩岸顯得很高,枯黃的樹枝並沒有因為初春的到來而抽出嫩條,好在天氣不錯,江水也很清澈。
從去年七月初入蜀,到如今全取益州,克定漢中,不過大半年時間,期間種種此時想來,竟有恍若隔世之感。不過劉琮對於能夠取得益州和漢中這兩處要地還是非常滿意的。雖然限於當前的形勢,未能順勢攻下關中,但劉琮並不覺得遺憾。
“自蜀江東下,大河南注,而天下大勢分為南北。故河北、江東為天下制勝之地,而提挈南北之輕重者,又在蜀、隴。江東所恃以為固者,長江也,而益州據長江之極,下臨吳、楚,其勢足以奪長江之險;河北所恃以為固者,大河也,而隴右據大河之極,下臨趙、代,其勢足以奪大河之險,是以蜀、隴二地常制南北之命。”
劉琮極目遠眺,對賈詡繼續說道:“今吾已據其一,吳、楚足可高枕無憂,而劉備在北,若得燕趙之地,則曹操又據有關中,兩者相爭無可避免。彼時我軍或出陳倉、或奪武關,則天下成席捲之勢也。因而在此之前,如何盡取益州之利,實為可慮,用之則荊、揚無飢鄙之患,不用則如入寶山而空回。”
“是啊,益州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履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漕之便,不可謂不富庶。以新政推行之,必能源源不斷,充實倉廩、增加賦稅。”賈詡捋著被江風吹得飄拂起來的稀疏鬍鬚,感慨道:“得此險固之地,數十萬戶民,足可建高祖之業,更何況大將軍已據有吳、楚?”
建高祖之業?這種論調如今在荊州軍中頗為流行,雖然劉琮很早以前就曾對賈詡表明過這種心跡,但是現在就連甘寧、呂蒙等人都在旁敲側擊,更不用說那些中下級軍官了。對他們來說,從龍之功、開國功臣才是終極目標,現在不過是提前議論而已。
這個問題對於劉琮來說,只是時間和時機而已,現在看來,時機其實並不成熟,時間也太早了。
見劉琮沉默不語,賈詡微微一笑,便不再多言。對賈詡而言有些話只需要點一下就好,他相信劉琮有自己的判斷和決定。
過了一會兒,劉琮才說道:“今雖得漢中,益州之防卻未必完備。吾欲令趙雲、龐統率軍西進綿竹,再經江油北上,過龍安取陰平、武都。”
賈詡回想了一下地圖,皺眉道:“大將軍為何要取這兩地?”
陰平道可通隴右,極為險峻,平時唯有樵獵可通,在這個時代還未受到太多重視,不過劉琮卻對此極為看重,只要拿下陰平、武都,就等若堵死了隴右通往益州的所有漏洞。
可以說如此一來,益州便更加固若金湯了,賈詡想了想倒也沒有反對。此時船行江中,寒風侵襲,雖然裹得很厚實,還是使得他不由打了個冷顫。劉琮見狀,便請賈詡一同回艙內。
與艙外相比,沒有窗子,點著蠟燭的船艙內顯得很是狹小沉悶。耳邊能聽到木槳划動時發出的“嘩嘩”聲,此時聽著更加單調。
劉琮在一張堆滿了雜物的案几後坐下來,關切的看了一眼賈詡,見他的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