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這個格局,如今也被建州打破了,現在名義上建州的鎮將府還是屬於江南東道鎮軍府管,但實際上,江南東道鎮軍府卻是無法直接對李業嗣下令,而是必須要透過朝廷,透過兵部行文才能調得動建州和福州鎮軍,這也是李老2考慮到海外迴歸諸島的特殊xìng而下的旨意。
與江南東道鎮軍府相反,王況卻能調動建州和福州的鎮軍,這卻不是李老2的意思了,而是有李業嗣在,王況想調動鎮軍做事,相對容易許多,王況的影響力在這兩州的鎮軍將士心裡,還是很高的。對於王況經常找他要軍士幹活,李業嗣答應的都是很痛快,只要王況不做謀逆之事,朝廷對王況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朝廷卡住江南東道鎮軍府對建州福州兩州鎮軍的行兵權,就是為的方便王況可以隨時隨地“借兵”,自然也不會有人去說三道四,皇帝明明知道都不吭聲,底下人怎麼會跳出來呢?
去年是新耕種法在大唐的水稻種植區推廣的第一年,年底的訊息傳來,各地都取得了大豐,有的地方稍微差些,沒有達到畝產翻番,卻也有五成的增產量,而池州一地是比較耀眼的了,竟然達到了畝產六石,是除了建州和福州以外畝產最多的州了,初時朝廷自然是不信的,但派人去核實後,情況確實是如此,這也要賴池州人對王況的信任,王況教給池州人和江豚合作捕魚的法子,讓池州人對王況有莫名的好感,一聽說這新耕種法子是從以前的宣德郎,現在的奉議郎那傳授出來的,就選擇了絕對的相信,凡事全按新耕種法來,也正因為如此,才能獲得大豐收。
而其他州呢,除了和建州相鄰的州外,大多對新耕種法的接受程度不是那麼高,只是既然衙mén這麼說,就這麼做,要不是衙mén說了,按新耕種法耕種,若有比去年畝產低的差額可以抵消稅賦的話,恐怕還會有人固守著老法子耕田,但即便如此,他們對新耕種法子也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農田積féi也沒那麼積極,在一些細節上,還是按照傳統的做法,因此產量提高就沒有池州那麼耀眼。
第二九六章 巧克力的替代品
第二九六章巧克力的替代品
長安,越王府。
還是那個老huā匠,還是那個草廬,還是那個小泥爐,佈置沒變,不過變了的是爐上不再煮茶,而只是燒水。
老huā匠呷了一口茶,嘆道:“還是不行啊,連林家的茶都比不上,更別說王二郎的茶了,某倒真想嚐嚐王二郎泡的茶。”
那個家將依舊是懶洋洋的靠在假山前假寐,越王府的管家則陪了笑,小心翼翼的問到:“既然如此,先生為何不去建安走一遭?想來那王家二郎當不至於認出先生來。”
“某老啦,走不動啦,怕是經不起路途的勞累了。讓你去辦的事情可有辦妥?”
“先生吩咐的,下面的人哪敢大意思,只是那地方看守太過嚴密,下不得手啊,已經去過幾撥人,都是無功而返。”管家臉sè一黯,偷偷看了看那huā匠,見其臉上沒有不悅,又補充道,“日間人來人往,是不好動手的,但到了晚間,竟然有獵戶常常巡視,且那物又沉,抬了跑不快,因此幾次探查下來,怕驚擾了那些獵戶,若是訊息走漏,怕壞了先生大計,故沒敢動手。”
“嗯,小心也是好的,只是要抓緊了,還是那句話,莫要驚動地方。下去吧,某要幹活了。”老huā匠手輕輕一揮,再也不看那管家一眼。
家也識sè,輕輕彎下腰裡,準備做個揖告退,那老huā匠突然睜眼瞪了他一下,他趕忙的直起身,轉身就走,彷彿那老huā匠真的只是個種huā的下人。
發生在越王府的一幕,王況自然是不知道,他正在試驗一樣新東西,麥芽糖。後世閩北的一個過年零嘴,王況突然很是想吃起來,這便是叫做“米焦”(直接按閩北話音譯過來的)的,還有一樣是同時做的,那就是芝麻糖。
要做這兩樣,必須要有麥芽糖才好吃,當然用蔗糖也不是不可以,但用純蔗糖做出來的發硬,不脆,還粘芽。
要做麥芽糖,少不了番薯或糯米,其中以糯米做出的麥芽糖最好,但成本比較高,而用番薯做出來的則麥香沒那麼濃,也比較清透,好就好在成本低,但現在對王況來說,成本不是關鍵的,關鍵是怎麼做出麥芽糖是甜的而不會發酸,所以就只能試著做,看能不能成功,這個季節,正好是麥子可以催苗的季節,有的是大量的麥苗可以供他實驗,要是冬天,他就不敢做了,大棚裡能催的芽是有限度的。
做麥芽糖,必須將麥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