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就讓那田黃躺在家中庫房的某個角落méng塵去了。
這可不是王況想要的,田黃送了出來,兩年沒動靜,這個時候,就該有所動作了,於是正好王冼來長安,年紀小麼,就讓王冼腰上掛了個用田黃刻的掛件,這個掛件,是又是掛件呢又是印章,到處去逛,偶爾有什麼書會啊詩會啊什麼的,讓王冼寫了一幅字或畫了一幅畫後,當著眾人用田黃印章摁了個印。
每次的詩會書會,總歸是有高手在的,尤其是在長安,大家都憋著一股勁要往裡鑽,就更是如此。用了幾次之後,田黃印章自然就被人瞧見了,有好奇的就要了過去把玩一下,這一來二去的,田黃就這麼被人留上了心。
昨日,王冼又去參加了個書會,正好碰上一個諸老頭的mén生也在場,這個mén生是知道自己老師痴mí書畫的,回去後就秉告給了自己的老師,諸隋良一聽有如此上好的印石,又是黃yù的,就趕快的派了管家滿長安城裡的yù石店去找。
就這麼地,訊息就走lù了出來,諸隋良啊,那是什麼人,書法大家呢,他都急著找的印石肯定是非同小可,於是有心的官員就從王冼所帶的田黃聯想到了前兩年王況送來的黃yù,趕忙的讓家人尋了出來,這麼一mō一把玩,那還得了,好東西呀。
結果就出現了今天的一幕,許多人家都派了家人滿長安的找那奇特的黃yù,自然了,田黃如今天下獨一家,別無分號,這些人只能是空手而歸。
“等著罷,林家明日開始,又不得消停了。”林老太爺寵溺的róu了一下王冼的頭,無奈笑道。
正說著呢,mén房就來報了,說是起居郎諸郎君的管家求見。王冼和林老太爺相視一笑,說曹cào,曹cào這便到了,不過,派個管家來,似乎還是有點太過自大了,起居郎不過從六品上,論品級,比起王況低了不少,他所佔的優勢不過就是每天能見到李老2,並且離李老2坐得很近而已。
派管家來,必定是問有關田黃的事情,但好歹王冼是正四品上的輔國縣伯的弟弟,怎麼地你也得親自來不是?
因此,管家自然是在林家碰了一鼻子灰,王冼是見到了,可王冼就是來個一問三不知,只說這田黃是二哥給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又隱晦的提點了兩句,當初,可是給諸郎君送去一塊好石頭的,是諸郎君自己不要,退了回來,如今那石頭已經轉手送與了他人了,沒了。
諸遂良聽了回報,心裡那個後悔勁就別提了,人家王二郎當初不過是在林家大宴上認錯了人,把一個瘦高個當成了自己麼,值當得自己如此的和王二郎嘔氣?這下可好,送上mén來的好東西就這麼沒了。
原來,諸良並不是瘦高個,而是個又矮又瘦的個子,成語小鳥依人的典故就是從他這來,因其書法好,李世民寫字的時候總喜歡讓其伺候左右,隨時點評,和李世民高大的身材相比,諸遂良小小的身軀跑前跑後的又是磨墨,又是鋪紙的,形成鮮明的對比。
有了這個身材對比,結果有一次在評論功臣的時候,李世民就說了一句:“褚遂良學問稍長,xìng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從此就有了小鳥依人這個成語,當然了,這個時候,李世民還沒有對諸遂良有如此高的評價,諸遂良也不過是貞觀十年才從秘書郎遷起居郎。
王況是並不知道小鳥依人的出處的,若是李世民的評論早點出現的話,王況也就不會出錯了,偏生那年林家大宴,諸遂良不過是個秘書郎,去是去了,卻是沒資格和李世民同席的,而是在林家的院子裡坐著,好歹是皇帝近臣麼。
結果呢,諸遂良就聽到了王況稱一個瘦高個的官員為諸郎君,那個官員品級不低,足足高過當時的諸遂良五六級去,諸遂良當時就以為是王況有意諷刺他,等李老2走後,他也拂袖而去了,那時候那麼多人,誰會注意到席間突然少了一個呢,也就沒人注意。
實際上,當初王況出狀況,還是因為李老2要看田黃給鬧的,雖然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但心裡可是一直撲通撲通的跳,程知節他們帶了王況去給各官員敬酒的時候,王況的心思根本就沒放在那,程知節介紹的人裡,十個他也沒記住一個。
而當時,王況的臉sè並不是很好,因此,王況即便是叫錯了,那些官員也都以為王況是喝醉了,並不以為意,由著王況luàn叫,王況衝張三叫李四,張三也是滿口的答應著,沒有去糾正,因此,誤會就這麼產生了。
但王況至今為止,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諸遂良怎麼就那麼的不待見自己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