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諸遂良的管家回去後的第二天,諸遂良就親自登mén拜訪了,見到本人,王冼就馬上猜出了諸遂良為何不待見自己的二哥了,這哪是二哥口中的諸老頭,分明就是個中年人麼,才四十出頭(諸遂良生於596年,卒於659年,貞觀十一年的諸遂良才41歲),人也長的矮小,不是二哥說的瘦高個。
當然自己二哥的錯,王冼嘴上肯定是不認的,待諸遂良提起這事的時候,只是滿口的說二哥酒量極差,加上那時候剛封了宣德郎,心中興奮得不知所以,因此幾甌酒下肚,就不分南北西東了。
既然是誤會,那就不存在著讓諸遂良出血本的問題了,林老太爺很是痛快的讓管家取了一塊上好的田黃來送給了諸遂良。
只要諸遂良上mén求石,王況jiāo代給王冼的任務也就完成了,當朝最有名的書法大家之一諸郎君為了一塊石頭,都不惜上mén求取的事,當天就傳遍了長安城,田黃的名聲,就此一炮打想,有不少人知道林家有石,都湧上mén來求石,而一些曾經不把田黃當做一回事隨便就送了人的官員更是後悔莫及,家裡的筆洗筆硯都被摔了好幾塊。
更有人家,紛紛的派了家人到處去尋黃yù,期待著也能發現這麼好的石頭來,既然叫黃yù,那麼必定不會難尋的,無非是品質的好壞而已,他們又哪裡知道,這黃yù其實並不是yù,全天下,只有一個出處。
“某就知道,這黃yù必定不簡單。”蒲熙亮也是得了這個訊息的,他摩挲著王況後來又送給他的一塊田黃嘆道。
第三0四章 麥芽糖帶來的革命(上)
第三0四章麥芽糖帶來的革命
這些年來,蒲熙亮一直沒有中斷過對田黃的尋找,尤其是關外地區,唐代所謂的關外,並不是後世一般理解的東北地區,而是泛指長城外,尤其是指的是yùmén關外的西域地區。4∴⑧0㈥5蒲熙亮的重點也是放在了那裡,這很好理解,和田白yù的美名早已經是人盡皆知,而且也曾經在和田有發現過上好黃yù的先例。
可是尋找一直沒有結果,蒲熙亮都快失望了,但在收到王況送來的田黃之後,他又看到了希望,加緊了尋找的過程。
其實自王況給蒲熙亮送來了三塊田黃後,蒲熙亮就已經明白,王況恐怕是找到了這種黃yù的產地,尤其是當初自己給了王況一塊,王況卻送回了三塊,而且個頭都比自己當初送的那一塊要大不少,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說,不是王況欠蒲熙亮的,而是蒲熙亮欠了王況太多。
蒲熙亮不是個糊塗人,換了是他自己,如果知道了這種黃yù的產地,他也不可能會隨意的張揚出來的,將心比心,所以,他並沒有任何埋怨王況的意思,對他而言,不過就像是將那黃yù借給了王況幾年,然後王況還回了他一個大大的前程,並且還還回了三倍有多的黃yù,這樣的買賣,不要說是當初不知道黃yù的產地,就是現在,再重新來一遍的話,蒲熙亮也是非常願意去做的。
很明顯,假如王況當初沒收下那塊黃yù,他也能找到產地,這是人家的緣分,人家的本事。因此,得了諾大好處的蒲熙亮當即決定,召回派出去尋找黃yù的家人,並將這件往事爛在肚子裡。
底下眾官員派了家人在長安瘋狂的尋找黃yù的事情很快也就傳到了宮裡,李世民心裡那個急呀,若是真的被人發現了田黃產地,那等到王況獻了上來的時候,恐怕還要大大的再出一次血,可這事明擺著的,並不是王況自己去宣揚的,而是王冼自己在腰上掛的一個小掛件被人發現了的,怎麼也怪不到人家王況身上,哦,我自己擁有這麼多,給自己最疼愛的弟弟搞這麼個掛件,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呀。e^看
但是小六子回了一趟林家後,給李世民帶來的訊息讓他吃了顆定心丸,王況兄弟從來就沒有對外宣揚說找到這種名為田黃的礦區,而是說在和安息人做生意的時候,安息人知道他喜歡稀奇古怪的玩意,就送了過來的,這個說法得到了長安那些大佬豪mén一致的接受,並沒有深究下去。總算是讓李世民稍稍的安心不少,不過卻也打定主意,一定要提前把田黃的開採權掌握到手中。
整個貞觀十一年的年底,長安城的大佬們過得並不是那麼的安生,都是石頭惹的禍,鬧到最後,安息商人一見到有管家模樣的人向自己走來,就趕緊的腳底抹油開溜了,他們這些天也實在是被纏得煩不勝煩,實在受不了啦。
也就在年底,林翰趕回了長安,隨著他回來的是滿滿一大車的麥芽糖,這些麥芽糖全都是控制好了水分,軟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