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武唐春,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說。
李晨也馬上從王單手中接過韁繩,上了馬,再留戀地看了一眼鄯州都督府的大門,就跟著已經先一步驅馬前行的黑齒常之,離開了鄯州城。
第三十三章應對之法
黑齒常之直接把李晨送到了劉審禮的大營,再讓王單和吳羽,跟著他回去取行李。
劉審禮將李晨迎進了他的大帳。
“李公子,真的被你說中了,劉相公已經準備回長安,他舉薦了李中書令來領軍!”見到李晨後,劉審禮馬上將一個讓李晨驚愕的訊息說了出來:“剛才他已經和我們說了,朝廷同意了他請辭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之職,改派李中書令來接替他的職務。”
“李中書令?李敬玄?”驚愕之下,李晨直呼了李敬玄的大名。“朝廷讓李敬玄來主持青海的軍務了?”
“是的,剛才劉相公是這樣說的!”劉審禮面色凝重地點點頭,並未介意李晨直呼李敬玄的名諱。他也馬上吩咐親衛,送一些酒菜上來,他要和李晨一邊吃一邊聊,並將帳內候著的幾名親衛屏退。
很快酒菜就上來,親衛也全部退了下去,兩人相對而坐,一邊吃一邊聊。
“李公子,你今天上午剛剛說的事,下午就應驗了,你真的料事如神,我很佩服你!”劉審禮猛地喝了一杯酒,再重重地將杯子放下,“看來你所說的都不是瞎說一氣,肯定得到過一些訊息。今天晚上,我們就好生聊聊吧!”劉審禮說著,親自替李晨倒滿了酒。
“劉尚書,在下並不曾聽到訊息,只是覺得劉相公年歲大了,青海又是極高之地,他這般年歲的人,肯定吃不消長久呆在這裡。打仗時候,要時常急行,他的年齡和身體,有時候會影響戰爭。所以我就認為,朝廷可能會臨陣易將,委派另外有能耐的大臣,來青海領軍。”
李晨所說的這點理由,其實也是擺明在了那裡,任何人都不會無視的。
劉仁軌今年好像已經七十七歲了,他身體再硬朗,也吃不消在青海一帶奔波的。
後世時候李晨去過青海,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如果做劇烈運動,經常要喘不過氣來。年輕人都會這樣,上了年歲的人,更加吃不消。
與吐蕃之間的戰爭開始後,領軍將領肯定要帶領軍隊出入高原,在高海拔地區馳騁,如果體質差,抗不住高原反應,那會出現嚴重後果。
李晨覺得,無論是此前的蘇定方,還是契苾何力,或者現在的劉仁軌,都不適應到青海領軍,即使他們能耐很不錯。
現在他也用這個理由來回答劉審禮的問詢,他不會把更多的玄機透露出來。
“其實這個問題,我早已經想到過了!”劉審禮嘆了口氣後道:“劉相公雖然謀略出眾,但他年歲太大,吃不消青海的地勢。只不過朝廷如此任命,某也不好上表抗爭。唉!”
看劉審禮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李晨知道,劉審禮對劉仁軌肯定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這樣的事情不是他應該知道的,也沒探詢。
稍一會後,李晨小心翼翼地問道:“劉尚書,要是真的是李中書令來領洮河道鎮扶大使的職,那你打算怎麼辦?”
這是李晨最關心的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聽到劉審禮說,劉仁軌已經告訴了,朝廷讓李敬玄來青海領軍的那一刻,他心裡的緊張程度,真的沒辦法用言語來說。難道這就是宿命,歷史的軌跡不可改變,車輪依舊按原來的方向滾滾往前走,不被任何外來力量改變?問劉審禮打算怎麼辦,這樣的話原本不是他應該問的,但急切之下,他也不管合不合適,直接問了出來。
“一切,要等朝廷最終的詔命下來後,再打算!”劉審禮說的挺無奈,也很沮喪。
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現在朝廷不只將劉仁軌這位主帥召回朝,還要將完全不懂軍事的中書令李敬玄派到青海來,以其主管青海軍務。
劉審禮與李敬玄有過接觸,知道這位位列政事堂的當朝宰相,是什麼樣一個人。
老實說,李敬玄在輔政能力上還真的不算差,但軍事上,從來沒有過什麼表現,甚至從來沒有領過軍務。一個從來沒帶過兵的人,要來領近二十萬大軍與吐蕃作戰,劉審禮沒辦法接受,他清楚這給我大唐軍隊帶來的影響會是非常的大。劉審禮真的沒辦法理解劉仁軌這樣做的理由,還有朝廷的用意。
雖然說劉仁軌年歲大了,沒辦法在戰場上跑,但他畢竟在過去幾十年內立下過許多戰功,威望非常高,他的號令沒有人敢不遵從。只要劉仁軌號令統一,佈置周密,諸將沒有敢不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