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部分,重返大隋,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徵說道:“照眼下這情形看,這幽州大總管府下的七總管和諸刺史大部都有換人。媯州總管屈突通和營州總管韋衝都已經御前點名擔任此次北伐總管之職,屈突通正得陛下信任,韋衝則家世顯赫,此次清洗都不可能影響到此二人。剩下的檀平玄易四總管,外加瀛、定、恆三州刺史,都可能要換人。甚至下面的數十鎮的鎮將,以及諸縣的縣令等,也有可能都要換人。大王,我以為我們當積極行動,儘量爭取把我們的人安插進去,趁機增強對幽州諸州縣軍鎮的掌控。”
徐德言聽了,卻是緩緩搖頭。他對易風道:“我看不然,此次清洗是皇帝、太子、漢王三方的聯合行動,受打壓的既是晉王黨,也同樣是對越來越勢大的關隴集團的一次打壓。各方龍爭虎鬥,可我們能插手的機會並不多。另外,我也覺得此時我們並不適合過於插手此事之中,陛下雖然讓大王任幽州大總管,同時還擔任了此次北伐東路統帥,可殿下也不要忘了,天子在這次北伐的佈置中,卻只讓殿下統領的東路軍坐鎮幽燕,做為中路軍的預備軍而已。甚至連原本調往燕地的十萬府兵,也已經被轉調到中路的河東去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天子雖然讓大王做了大總管,可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就完全信任殿下了。如果我們此時安插自己的人手於各州,只怕會成反作用。更何況,咱們如今的實力,聚則為一股不可小覷之實力,但若是分散到各州府去,就弱矣。”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擔憂,做為易風的養父,他對易風盡心竭力,他也不在乎什麼為國效忠之類的,他想的是易風的私人利益。按魏徵說的,這個時候安排人手到各州去,表面看上去確實是擴大權柄,加強對幽州府的掌控力。但實際上,這樣做卻等於是分散了實力,以徐德言對大隋的向無反感,他十分擔心這樣的隱患。他更希望易風能一直把勢力緊握在手裡,隨時保持著戰鬥力。與其說為了防範突厥人,不如說是為了防範身後的朝廷。
易風也贊同徐德言的想法,幽州總管府這麼大,易風不可能一下子掌控。而且,只怕楊堅和太子、漢王等人也不肯看到他勢力如此劇增,搞不好楊廣都不樂見看見。另外,他手上的實力也並不強,分散開來就只會更弱。他也想過,爭取全面掌控幽州府,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那麼多個總管府,那麼多個州縣,鎮城戍堡,十幾個州,光是原來的幽州府下就有五十個軍鎮,現在整個的幽州總管府,軍鎮過百,把兵馬散開來,就太分散了。一滴墨倒入一碗水中,能把水都染黑,可如果一滴墨倒入一池塘水中,只怕很快就會消散無形了。
想來想去,一口氣也吃不成胖子,直覺和理智告訴他,還是應當步步為營為上。
現在徐德言的話更確定他的想法,“司馬說的是,過猶不及。我們目前要做的,是要繼續穩固對武州的控制,然後想辦法把幽州掌控在手,再接下來想辦法把幽州與武州之間的媯州也控制起來,如此幽媯武三州在手,連成一片,方能進退有餘。”
當然,對於其它的總管府和州縣軍鎮,也不能說就完全不管了。他們不便直接去控制這些地方,但也不代表就可以直接放棄不管。易風提出的想法是,可以由他向朝廷舉薦一批懷荒以外的人去任職,當然最好舉薦的這些人既不是懷荒系的,也不是太子、漢王、晉王等系的,總之,自己不便去控制這些地方,也不能輕易的讓他們落到太子、晉王、漢王三派手中去。畢竟,今天易風沒能力控制幽州各府,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實力控制。現在若讓太子等黨羽控制了,以後想再奪過來可就難了。
“原來之前大王說要舉薦唐國公李淵,並非虛言耳。”魏徵笑道。
“當然不是虛言敷衍。”易風道,“李淵這人,我打探過,其祖為西魏八柱國之一,李淵父親娶的是同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獨孤信之女,當今皇后姐姐。但李淵父早亡,雖然身有國公之爵,但家族卻並無朝中任重職掌權者,李淵已經三十三歲,但卻僅僅是宮中侍衛而已。而且,李淵與諸皇子,並沒有過從甚密者。如今他既然主動示好於我,那麼順水推舟舉薦他去幽州任職,正是一石二鳥之計。”
第310章拉攏
易風透過手下的探子們調查發現,李淵並沒有投靠到哪個皇子門下,估計也是其它皇子瞧不起李家的沒落。但他肯來投自己,易風還是很高興的,他也不指望李淵真的就忠心耿耿投靠,但他想舉薦一批人去和太子、漢王、晉王三系的人馬爭奪幽州府空出來的那些總管、刺史職位,可自己夾袋中除了懷荒的這些人外,並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而李淵的條件卻是很合適的,只是缺少舉薦之人而已。把李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