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部分,重返大隋,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推上去,能佔一個位子,那太子他們能佔的位置就少一個。

“妙,大王此計甚好。咱們就算不方便佔據諸總管刺史的位置,但也不能輕易的就讓給諸位皇子的人。”王保也是大聲讚揚,不管怎麼說,諸皇子明裡暗裡都是易風的對頭。

“嗯,你們再替我想想,還有哪些不是幾位皇子門下,但卻又有資格能出任幽州府總管刺史縣令鎮將等職位的人選,都挑出來,我們擬一個名單,等回頭上道表奏給天子。”易風笑道。

“大王母族元氏一門,就有不少適合的,元褒、元雅將軍皆可任總管、刺史,那位被燕榮囚禁的元弘嗣也足任刺史。”魏徵笑著把易風的孃舅家人提了出來,元家是易風的孃舅家,肯定是會站到他們這邊的。

“嗯,舉賢不避親,甚好。”易風點頭,他可不會在意元家是他舅家,這年頭,用親戚很正常。

徐德言想了想,也提出幾個人選來。“朝中大閥李氏、韋氏、於氏、竇氏、楊氏、裴氏、柳氏、獨孤氏、長孫氏等諸家族,皆名門大閥。就算諸皇子也是親近拉攏。我看,可以舉薦這些家族子弟出任幽州府官職。順便還可以示好諸家族。”

這些家族極其龐大,大到就算是太子與諸皇子示好拉攏,他們也不過是左右觀望,並沒馬上下籌碼站隊。易風也並沒多少適合舉薦幽州任職的適合人選,不如干脆就舉薦這些世家豪門的人過去。反正那些位置自己是不適合也不一定能佔到的,不如直接舉薦這些名門大閥子弟去。

其實易風也想推薦一些能跟自己關係更近的人,但除了元家和李淵,他並沒有其它合適人選,只就只能如此了。

趙王別宅去。騎在馬上的劉文靜心裡猶豫不決。

劉文靜是京兆人,今年剛過而立之年,京兆劉氏在地方上也是個有些聲望的家族,不過劉文起的父在他還小時就戰死了,身為長子的他得襲父親的儀同三司勳職,成年後以父蔭入宮中擔任親衛。不過比起李淵的千牛備身那樣的御前帶刀侍衛來,他這個親衛不論品級還是其它的都要差的遠了。在這個開皇十八年末的冬天,大興城裡到處都是關於北伐的訊息傳言。身為宮禁侍衛的劉文靜,他自然知道的更多些。與突厥的決戰就在近前。朝廷已經調動了三十萬府兵前往北方前線,加上邊地各總管府軍鎮的鎮戍兵馬,這次大隋將出動不下五十萬大軍,若再加上諸內附蕃胡。這將是大隋有史以來出動兵馬最多的一次。

北伐的元帥已經選定,將由晉王、揚州大總管太傅楊廣擔任全軍統帥,併兼任中路元帥。而由尚書左僕射總管後勤排程,由尚書右僕射楊素出任西路元帥。新晉封的趙王、幽州大總管司空楊林擔任東路元帥,此外還有數路兵馬。在許多京師百姓們的感覺中。這次史無前例的征戰,也不過是遙遠的、隔膜的,朝廷與突厥人打了一次又一次,隔幾年總要打一次,也早沒什麼奇怪的了。每次大戰,最終不都是以突厥臣服內附為結果嘛,可往往內附的突厥臣子們,隔不幾年,又起來襲擾邊疆,翻臉無情了。大家想來,突厥蠻子就是這樣一群無恥無信義的蠻人,總是好了傷疤就忘了疼,隔個幾年,總得敲打他們一番,要不然,他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天下誰老大了。正因此,大家總覺得戰爭總是如此平常的普通的,而戰爭跟大家的關係也是遙遠的,京師總是安全的。戰爭對大家來說,也不過是多些談資罷了。對有些家中有子弟在軍中的人家來說,也並不覺得有多麼的惶恐不安,反倒覺得戰爭總是大隋取勝的,出征作戰,倒是一個難得的立功和發財的機會。

關隴人並不懼怕戰爭,他們幾乎代代都上過戰場,許多人的家業都是以戰刀拼博回來的。

許多關隴人都是抱著這種想法,譬如說,此時站在易風門前的劉文靜,心中就抱著一種想要趁機建功立業的念頭。

劉文靜的父親是戰死疆場馬革裹屍而還的,當年還未成年的他陪著母親和弟弟一起站在家門前,迎接軍中送還的父親屍骨。然後那並沒有讓他從此畏懼戰爭,相反,他從此卻更加努力的練武學文,誓要接替父親支撐這個家。後來,父親因功追贈為正五品儀同三司,隨之他承襲勳職,並進入了親衛府擔任親衛。進入親府後,劉文靜努力表現,也深得同僚上司的喜歡,從最普通的親衛,漸升伍長夥長隊頭,如今更是成為親衛中的都督。親衛中的都督品級不低,不似尋常府兵,大隋以勳貴高官子弟擔任親、勳、翊三衛,三衛的侍衛,最低的也是從八品上。一個三衛中的都督,若是外放,起碼也是一個大都督,統領一團人馬。不過在京中,一個五品的勳官真是毫不起眼,在這個國公遍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