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部分,重返大隋,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旨將其賜婚於皇長孫趙王為妃。

李密一聽到這個訊息,那聰明的腦袋馬上意思到,這對李家來說是個極好的事情,就是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皇長孫趙王如今是朝中最當紅得寵的宗室,這段時間以來,就算他在家裡閉門讀書,也不妨礙他經常聽到這位趙王殿下的各種傳聞。如今這位趙王已經新授幽州大總管,北伐突厥東路元帥。極得天子重用。叔父的女兒能許給趙王為王妃,這不亦於當初叔父尚隋帝楊堅的二女襄國公主為妻。當初李家與北周宇文家走的極近,他的二叔祖還娶了周明帝的姐姐義安長公主,因此隋代周後。也不免受到了些牽連,幸好叔父長雅娶了隋帝女襄國公主,才讓李家能穩住頹勢。

今天他已經派門人去國子監請老師包愷上門。有些事情他需要與老師請教。包愷是國子監的助教,為漢經的著名學者。在國子監中,蕭該為宗匠。聚徒教授,門人數千。李密拜二人為師,他雖然年輕,可卻是包愷門下諸弟子得師傳最多者。

包愷是個鬍鬚花白的儒雅學者,從兄包愉受五經。又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是此時漢書最權威的學者,在國子監中,聲望極高。包愷雖然有弟子上千,但最看重的卻是李密,他覺得李密雖然年輕,可卻十分有悟性,是個做學問的好料子。在他的弟子李密看來,包先生學問是好的,可惜卻不肯出仕,不然就算出任一州刺史都是沒有問題的。包夫子一心醉於學問,對仕途並無野望。不過李密不同,雖然他也喜歡讀書,甚至在包愷的上千弟子中成績是最好的,但李密並不想如老師一樣做一輩子的學問,專研於故紙堆中。他希望的是學成文武藝,將來貨賣帝王家,就如同曾祖李弼一樣,能擇一明主,輔佐明主治理天下,也博一個功名富貴,重振李氏的門楣。

李家曾經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西魏八柱國家之一,可如今人們一提起李家,首先想到的卻是太師李穆的家族,然後是八柱國李虎的家族,至於他們家族,卻早不如從前了。

“我打算去趙王麾下謀一職事。”回到家中,李密對等候許久的老師包愷直言不諱道。

包愷沉默片刻:“其實以你的資質和天賦,若是沉下心來專心做學問,將來成就必超過於我,就算成為一代文宗也不在話下。”

“老師,弟子讀的書越多,就越覺得不能光做學問。要想濟世安民,想要傳播聖人教誨,實現聖人的治世理念,還是應當執掌權柄,如此,才能真正的一展所長,弘揚先賢們的聖訓。”

包愷見李密那副堅定的模樣,搖了搖頭,感覺有些嘆息,但也沒有再加阻攔,“也罷,就按你所想的去做吧。”

甘露殿。

楊堅與易風君臣兩人獨對,自易風同意了楊堅賜婚襄國公主女兒之事後,皇帝對他的態度越發的親近起來,

“須彌,你昨天和朕說,官階改革之事,具體的情況昨天朕聽的不是太清楚,你再仔細與朕說說。”楊堅望著御階下跪坐著的皇孫,認真的問道。

“是,微臣以為,如今朝廷官制,職官、散官、勳官、爵位尚有些不足之處,缺乏一個整體有序的順序。就如此次即將開始的北伐東路軍來說。微臣為東路元帥,又是幽州大總管。還是趙王,又有上柱國之勳。司空之銜。但是現在的諸文武,有的身為一州總管,可卻僅有儀同三司勳位,有的僅是一個鎮將,卻掛著郡公爵位,如此種種,特別是對於眼下剛經過一輪整治的幽州府來說,越加不利於指揮統領。因此微臣以為,朝廷官制體系。總體可歸納為四類,散官、職官、勳官、爵位。四類官職,有的官員四官皆有,有的只有一官。”

楊堅點了點頭,隋朝的官制,實際上主體上是承襲了北齊的官制,而不是北周的官制。北齊官制傳承自漢晉魏,但又經過吸引長期的發展結果,形成一種獨特的新官制。易風所說的。也確實是實話。楊堅立國後,以北齊官制為主,又進行了改革,形成中央三省六部制主體。地方州縣制度,軍事上的十二衛府兵制等等。但也並非就已經完美,如封爵授勳氾濫。大族子弟憑門蔭出仕,幾乎把持了整個官場。貧民寒族子弟幾乎沒有什麼入仕機會。朝廷的政治,實際上是進入了貴族門閥政治時代。他這個大隋皇帝。實際上不過是天下最大的門閥而已。

可是想要改變這一切,卻又極為艱難,門閥大族根深蒂固,想要改變談何容易?

“你有什麼想法,可以放心大膽的說出來。”

易風這個時候提出官制上的一些建議,當然不是閒吃蘿蔔淡操心,而是實實在在的因為這套現有官制已經影響到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