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緩過神來,王承恩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走上前來,躬身道:“皇上,薊遼總督喻安性的奏疏到了。”
前幾天,薊州兵變的訊息傳來,崇禎一直為此寢食難安,他正等著結果呢。
“拿過來。”
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自然看過奏疏,把奏疏呈給崇禎後,他退後兩步,在一旁侍立。
王承恩擔憂地看著崇禎,果然,沒看幾眼,崇禎憤怒地猛地站起身來,刺啦、刺啦……三把兩把,他就把喻安性的奏疏撕了個粉碎。
薊州兵變自然也是因為欠餉,這一方面是朝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順天巡撫王應豸。糧餉本來就缺,再加上王應豸又從中剋扣,兵變因而生。兵變生後,有官員好不容易暫時說服了眾人,但這位王應王大人卻在飯中下毒,想毒死譁叛,於是諸軍復又大亂。(注:終崇禎一世,死總督督師1,巡撫11人,這個王應是開張的第一人。)
看到這樣的結果,崇禎想不怒都難。
怒火漸漸平息下來後,崇禎想到了袁崇煥,他現在已經意識到,皇恩浩蕩什麼的不管用,要人幹活,就得給錢。
或許,袁崇煥火也不是沒有道理。
三天後,內閣把票擬送了上來。順天巡撫王應豸論死,薊遼總督喻安性致仕,回家養老去吧。繼任順天巡撫是王元雅,繼任薊遼總督是劉策。
寧遠,大帥府。
兵備副史郭廣進入帥廳時,袁崇煥正跟何可剛商議部隊整編訓練的事兒。
由於在寧遠兵變中的表現,郭廣這個外來戶深得袁崇煥器重,也與其他的遼東將領相處的很融洽。
見郭廣進來,袁崇煥立刻問道:“有訊息了嗎?”
薊州生兵變後,袁崇煥一直就很憂慮,但讓他憂慮的不是兵變這件事本身,而是薊遼總督喻安性。
喻安性是一個很務實也很有才能的人,和袁崇煥的關係也不錯,現在由於崇禎對塞外諸部的錯誤政策,對袁崇煥而言,喻安性這個人的重要性便猛然增加。喻安性在,他說的話便極可能管用,喻安性極可能聽得進去,所以兵變的事情生後,袁崇煥就開始擔心喻安性受到牽連,被免除薊遼總督的職務。
像喻安性這種人是不多的,如果喻性走了,那再來一個喻安性的可能,袁崇煥認為基本沒有。
朝夕跟袁崇煥在一起,郭廣對邊事的認識不知不覺也深入了許多,他也知道喻安性的重要性。沉吟了一下,郭廣簡潔地回道:“大帥,王應死,喻大人致仕,繼任的順天巡撫是王元雅,繼任的薊遼總督是劉策。”
一聽到是這個結果,袁崇煥的神色立時就凝重起來,真是太糟糕了。
因為這件事,袁崇煥一整天的心情都很不好,晚上,他又開始給崇禎寫奏疏。關於喻安性的部分,袁崇煥寫道:“即如薊督喻安性,清而有執,虛而能定……遵化之事,有非安性所盡得。為春秋責備賢,今不得不為法受議。使乞餉而得,何至有是?”
第二天一早,袁崇煥把奏疏了出去。
接到袁崇煥的奏疏,崇禎原本就很惡的心情又再惡三分。
“使乞餉而得,何至有是?”,這不是指著鼻子說都是他的責任嗎?
袁崇煥想讓喻安性回去,偏不!
奏章送走了,袁崇煥開始有點後悔,火氣幹麻那麼大?
除了在糧餉的問題上,崇禎支援的力度不夠,但其他方面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人事的安排上。前些日子,登萊巡撫孫國禎致仕,他又提請撤銷此建制,崇禎也沒什麼廢話,照準了。
崇禎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很不錯了,但人就是奇怪,像魏忠賢那套號的,無論怎麼胡作非為,雖然生氣,卻不會真的來火,可對崇禎不行。
袁崇煥心裡明白,崇禎對他寄以厚望,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否則又哪來那麼大的火氣?這是不對的,前請內帑,現在為喻安性鳴不平,都是很不理智的行為,但他就這麼個性子,一遇到事情頭上,就收不住。
一連三天,訊息全無,袁崇煥知道沒有希望了。
又過了幾天,三月甲午,袁崇煥從城外
兵回來,到了帥府,兵備副使郭廣迎上前來,對袁崇帥,束不的的使來了。”
束不的是部落領,在哈剌慎三十六家中很有威信,一般和明廷談什麼,都是由束不的出頭。年初的時候,就是這個束不的給朝廷上疏,要求崇禎皇帝要“愛養邊民,體恤屬國”。
聽說束不的的使來了,袁崇煥的眉頭不覺皺了起來,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