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光啟還能說什麼頭子眼眶溼潤了,低下頭去。
又轉向兩位太醫,陳海平道:“今後老大人我就交給你們了,總之是一個原則,一切以老大人的健康為主。你們不要管老大人高不高興,有什麼你們不方便做的,就交給她們她們倆做。”
“是,領政大人,您放心,我們明白。”兩位太醫趕緊做保證。
又坐了一會兒,看看沒什麼事了,陳海平起身徐光啟道:“老大人,那我就告辭了。”
徐光啟把陳海送到了府門外,臨分手時海平道:“老大人,待會兒就會有人來,和您商量去松江的事兒。”
“好好,我知道。”
看著陳海平和紅娘子漸去的身影光啟的眼眶又溼潤了。
九月初九,上時三刻,武英殿內,兩廂站滿了大大小小的臣僚。
很多人都是抱著忐忑和希望而,雖然京裡這些天發生的事兒很多都看不懂,但萬變不離其中:紫禁城裡早晚要坐著個人那個人的兩旁也必定是要站滿了人。
很多人都已對月前他們要誓死維護的朝廷不抱多大的希望了,因為救袁崇煥的人能把事情處理成這樣就代表著他們有著強大的力量,而一旦這些人收復遼東者是達成某種和解,那江南半壁是擋不住他們的。
現的問題是他們誰能出現在那人的兩旁?
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去表態萬沒想到,這些人卻大都在第一時間就被掃地出門了,而剩下的那些人就是想去表態,但提著豬頭卻連廟門都找不著。
可想而知,當接到通知,要他們九月初九到武英殿議事時,不說全部,至少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抱著相同的心情而來。
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紫禁城誰住不是住,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只要那裡也有個他們站腳的地兒就阿彌陀佛了。
到了殿上,看到垂下的簾幕後,皇后抱著太子和懿安皇后並排坐在那兒,很多人都吃驚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此外,玉價之下,閣老孫承宗和定國將軍秦良玉左右安坐,也令眾人大感意外。
人都到齊之後,見到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向她射來,周皇后緊張的說不出話來,她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大殿上靜極了。
張嫣垂著的右手輕輕拍了拍周皇后的大腿,但周皇后還是說不出話來。又等了片刻,再不說話實在不成樣子了,張嫣於是道:“諸位臣工,發生了什麼事大家想必都清楚,本宮就不多說了,下面就請孫閣老孫大人把我們與那些人達成的協議說一說。”
孫承宗身材高大,相貌甚是奇偉,鬚髯戟張,聲似洪鐘,但這一刻,孫承宗站起身來,卻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蒼老之態。
面無表情,孫承宗把達成的協議內容一條一條清晰地念誦出來。
念畢,大殿上鴉雀無聲,但緊接著,無聲的騷嚷便在大殿上蔓延開來。
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好訊息!
如果有舊朝在,那就幾乎很少有人願意在新朝做事,因為可想而知,新朝有新貴,好位子自然輪不到他們這些外撥秧,而且還整日都得提心吊膽的。
能站在這裡的自然都是聰明人,所謂人在屋簷下,怎敢不低頭?回到南京立國比什麼都重要。如果硬要堅持漢賊不兩立,那一旦激怒皇后,皇后只需一句話:既然如此忠烈,那為什麼不隨先帝而去?
胡攪蠻纏也得分什麼時候,這個時候不是時候。
“眾卿,對這份協議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張嫣的聲音平穩而堅定,遠遠地傳送了出去,迴盪在大殿上。
稍停片刻,張嫣又道:“如果沒有不同意見,那這份協議就將在近日簽訂,而後諸公就要護衛太子去南京安國。”
“我等謹尊皇后懿旨!”兩廂大臣紛紛躬身領命。
“那好,散朝,諸位臣工回去都做些準備,我們近日就要啟程去南京。”張嫣最後道。
“我等恭送皇后。”
張嫣和周皇后起身,轉過屏風不見了。
兩宮皇后走了殿上立刻就開始嗡嗡起來,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喜笑顏開。孫承宗和秦良玉對視一眼,都不覺微微搖了搖頭:這些人能做什麼?
事情定了,雖然還是不許在宮中隨意走動,但懿安皇后和田妃、袁妃都已可以回到自己的寢宮了。
回到坤寧宮,把太子交給宮女帶去玩了,周皇后的臉色愈發地不好個人坐在屋中運氣。這時,貼身太監劉旺過來悄聲道:“皇后,奴才剛才聽慈寧宮的兩個宮女說起,昨晚孫大人和秦將軍都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