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慈寧宮。”
周皇后聞言,臉色愈發地不好,她鬥鬥田妃還行會兒卻沒注意了。半晌,周皇后問道:“劉旺,你說該怎麼辦?”
劉旺低聲道:“皇后才以為要忍,等到了南京就好了。”
周皇后聞言點了點頭。
慈寧宮裡,張嫣的臉色也不好,周皇后的神色變化自然瞞不過她的眼睛。慢慢地絲冷笑浮現在張嫣的嘴角。她自然要比任何人都清楚宮廷鬥爭的殘酷,周皇后既然起了此心,那不論她如何做,都註定不會有她的好日子過。一個田妃周皇后都容不下,那還能容得下她嗎?
太監章程在一旁侍立,他想說話卻又不敢說雖說皇后入宮那會兒他就跟著,但這位主子可和別的主子大大不同明著呢。
那個既得利益集團,想到今天的事兒嫣就又想到了孫承宗跟她說過的有關既得利益集團的那套說辭。
孫承宗為什麼跟她說這些?張嫣心裡清楚,孫承宗認為只有她才可以挑起這副擔子她真能挑的起來嗎?
孫承宗告訴她,或許是因為有建奴的存在,或許是還有別的他們不知道的原因,總之,最後的結果是那位領政大人給了他們十年時間。如果在這十年裡,他們還是無所作為,還是像現在這樣,那毫無問,十年後,他們一定會被消滅,被徹底的消滅。
聽了孫承宗的那套說辭,張嫣也覺茅塞頓開,她知道孫承宗是對的,但就因為知道那是對的,而且知道的極深刻,她反而不敢向前邁這一步了。
在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裡,還爭個什麼勁兒?但今天,張嫣知道,她就是不想爭也不行了。或許,即便她無力挑起這個重擔,但在她手裡,大船即使沉沒,也會沉沒的好看點。
九月十二日,一個歷史會永遠記住的日子,光照千古的《北京協議》簽署,三方的簽署人分別是陳海平、袁崇煥和孫承宗。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協議簽署,萬民歡騰。
每一個老百姓都清楚,只要是打仗,就沒有他們的好:死的是他們的親人,吃苦的是他們自己,只要一打仗,商路一斷,他們的生活立刻就得艱難起來。
何況,這協議一簽,也就是說,領政大人就站住腳了,領政大人先前說的就能施行了,而光是免除所有徭役雜役兵役這一條,受惠的又何止是千百萬人!
協議簽署,對陳平而言,直接的影響就是接收各個地方容易多了。隨著協議傳送四方的還有陳海平簽署的一紙保證和第一號的領政令。
一紙保證是陳海平答應證所有順利交接的官員人身財產安全和自由去留。
第一號領政是關於軍隊的,內容如下:
一,對於境內所有原明朝軍隊,均去自由,凡離去的均發給二兩銀子的遣散費。
二,願意參加新軍隊選,凡選為甲種兵的,月銀三兩三錢,按規定退伍後,領月銀百分之八十直至其死亡為止;凡選為乙種兵的,月銀二兩二錢,按規定退伍後,領月銀百分之六十直至其死亡為止;凡選為丙種兵的,月銀一兩一錢,按規定退伍後,領月銀百分之四十直至其死亡為止。備註:具體明細,日後公佈。
三,兵為乙種兵的預備隊,乙種兵為甲種兵的預備隊,每年有兩次考核,合格者可以進入上一兵種,不合格者,退入下一兵種;丙種兵考核兩次不合格者,按非正常退伍,失去應有之待遇。
,凡成為軍人家屬不論是務農,還是從商,政府設有相應的優遇,具體明細,日後公佈。
五,凡戰死傷殘者,撫卹待遇從優體明細,日後公佈。
以前聽說是一回事,現在這白紙黑字的第一號領政令,對許許多多人的震撼都是無法言喻的。
慈寧宮裡,張嫣、秦良玉和孫承宗圍桌而坐,桌面上放著陳海平剛剛釋出的第一號領政令。
許久張嫣問道:“老大人,他能做到嗎?”
嘴裡有些苦澀,孫承宗道:“來京城的途中們遇到了遣散回家的十幾個京軍,他們說的和這個差不多,只是除此而外他們還說,很快他們就能分到地了。皇后果老臣料想無誤,他們極可能大規模地沒收土地,然後均分下去,要是這樣,做到這個是不成問題的。”
半晌,張嫣嘴角掠過一絲苦笑:“本宮雖然是女流,但也知道這將是一支何等可怕的軍隊。老大人、秦將軍們還能做什麼?”
眉毛一立,孫承宗道:“皇后此言差矣富庶數倍於北方,且人傑地靈智之士車載斗量,只要您能帶著我們闖過這第一關,那今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