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濟爾哈朗躡其後,將劉興祚亂箭射死於草環山的這條小山溝內。
劉興賢被生擒,皇太極下令將其碎屍萬段。
明天,山海關就要移交了,袁崇煥來此弔祭劉興祚。
遠處,眾將肅立。
第二天,九月二十日,辰時。
袁崇煥帶領遼東諸將立馬在高坡之上。
這裡是高巖嶺,離山海關十里。
這次交接,陳海平不大可能來,但袁崇煥還是帶著眾將接出了十里。
陳海平救了自己的命,也救了自己的全家,更為自己洗刷了冤屈。
這是何等的大恩?!
但是,不管多大的恩德,他也不願意受制於陳海平。這不僅僅是遼東諸將的意思,也是他自己的意思。
大恩是不見得有機會報了,那禮貌就更不能缺了。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功夫,身後有人低聲道:“來了。”
蜿蜒崎嶇的路上,長長的騎兵大隊一眼望不到盡頭。片刻之後,當最前面的騎兵隊清晰地躍入眼簾之後,袁崇煥身後的眾將眼睛都瞪圓了。
當塞外第一師出現在山海關外,震撼是全方位的。就是對此早有準備的袁崇煥,心頭也依舊震驚。
一支軍隊有沒有戰鬥力,看氣勢就可以看得出個大概,但在氣勢上,步兵和騎兵是有很大差別的。步兵的氣勢多數時候是無形的,但騎兵的氣勢是有形的。或者說,觀察步兵有無真的氣勢是不那麼容易的,是需要眼力的,但騎兵不是。
軍隊,整齊就是氣勢,這在騎兵的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一眼望不到頭,但第一隊騎兵和他們能看見的最後一隊騎兵,幾乎毫無二致。
壓力,鋪天蓋地而來。
這一刻,眾將都明白了大帥的意思,明白了大帥為什麼把他們都招到了山海關。
遵化城下和廣渠門外,這兩場死戰讓遼東諸將建立了極強的信心:他們是最強的,只要在大帥的統帥下,假以時日,他們沒有敵手!
在這種強大的信心下,對於讓出山海關,很多人是不滿意的。但這一刻,所有心懷不滿的人都從心裡把嘴巴牢牢閉上。
以前,他們還以為是大帥因為欠了那位領政大人的情才這麼做的,但現在看來,大帥的決定是正確的。
他們原先以為的憑他們的實力,在北拒建奴的同時,還可以對那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領政大人施壓,但現在看來,那根本就不切實際,是痴心妄想。
在袁崇煥左側,緊挨著何可剛的是副總兵茅元儀。
當遠處的鐵騎剛一冒頭,茅元儀就開始緊張,現在更是震驚到了極點。
好半晌,茅元儀回過神來,臉色有些蒼白。又稍停片刻,茅元儀翻身下馬,轉到袁崇煥的馬前,倒身跪倒。
袁崇煥一見,趕緊翻身下馬,把茅元儀扶了起來,但沒有說話。
“大帥,有您和這位領政大人在,建部跳梁,實已不足為慮,元儀可以安心的走了。”茅元儀躬身說道,神色極為感慨。
袁崇煥極為不捨,他上前緊緊握住茅元儀的手,道:“留不住元儀,是我生平憾事!元儀,記住,遼東的大門對你永遠是敞開的。”
“謝大帥,那元儀這就告辭了。”
袁崇煥點了點頭,道:“元儀,保重!”
而後,茅元儀又和其他諸將拱手作別,然後翻身上馬,順著一條小路,急馳而去。
望著茅元儀的背影,袁崇煥似乎看到了鐵騎縱橫的江南大地。不知為什麼,袁崇煥竟然感到心底有隱隱的激動泛起。
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家
覺醒來,馬老闆成了馬縣令,馬老闆手下的那幾個了縣丞、主簿、典史……各據要職,威風的不得了。
曲阜城的百姓震驚的跟做夢似的,但還沒完,沒過幾天,千多年來,如神明一般的存在孔府竟然被廢了。衍聖公的封號沒了,特權沒了,無邊無垠的田地沒了,上百座富麗華美的莊宅歸別人了,堆積如山的糧食也沒了……
孔家是豪門,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豪門,連帝王家都比不了。帝王家還有花開花落的時候,但孔家的樹常青常在。
大漢立國,孔家開始了世襲封爵。而後,歷代皇帝又屢次加封。至宋代仁宗,封孔家嫡長孫為正三品的衍聖公,其後相沿不改,一直至於今日。
不論城頭的大王旗如何變換,孔氏一門都很少受到什麼衝擊,即使受到些衝擊,也是很快就回歸征途,而且越來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