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4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界各民族雖然千差萬別,“北方人驍勇善戰、南方人善搞經濟”卻似乎是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理。詭異的是,這個規律在美國偏偏倒了過來。南北戰爭爆發時,美國北方的經濟實力完爆南方,僅紐約一個州的工業產值就是南方各州的總和。論兵力,北方則是南方的兩倍以上。一打起來,北軍卻發現與南軍血拼時總要付出兩倍甚至三倍的傷亡代價,還老吃敗仗。
戰後痛定思痛,一些北軍軍官總結認為:不是因為我們無能,而是南方佬太會玩槍美國南方人自古就有所謂的“持槍遊俠”文化,南北戰爭正好趕上了槍械進化史上一個關鍵時代,米尼彈、線膛槍的應用讓南軍這種優勢如虎添翼。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北軍老兵中有一個人跳出來大聲疾呼:我們要讓北方人,不,全美國人都學會玩槍。
喊出這一口號的人名叫威廉。丘奇,戰時是《紐約時報》的隨軍記者,身為NRA的設計者,此公血液裡就流淌著美國式尚武精神。他祖父參加過獨立戰爭,跟華盛頓混過,外祖父則在美英戰爭中指揮一個連隊。在耳聞目睹北軍戰爭中的糟糕戰力後,咽不下這口氣的丘奇四處奔走,籌建步槍俱樂部,拉來了北軍名將伯恩賽德當NRA的首任理事長,伯恩賽德把這個想法跟自己的老上司、時任美國總統的格蘭特一說,立刻獲得了後者的大力支援,格蘭特還親自加入這個協會,後來更出任過協會理事長,開啟了美國總統成為該協會會員的傳統。
格蘭特對NRA之所以如此下本,是因為在那時,單兵的射擊素質確實是衡量陸軍戰鬥力的最佳標準。國民槍打得好,甚至有利於增強國際威懾能力。自此,NRA作為一個民間準軍事組織,在美國政府扶持下發展起來。
然而,全美步槍協會給美國帶來的困擾,也從其創立之日起就如影隨形:鼓勵全民玩槍,這在戰時或許於國有益,但在和平年代,想想確實讓人心裡發毛。這個道理,美國人原本是懂的。
全美步槍協會成立後九年,同樣是南北戰爭老兵出身的紐約州州長溫蓋特就宣佈紐約州不再支援NRA的發展,理由是“世界進入了一個和平與繁榮的時代,步槍不再是必需的了”。在世紀末世界相對和平的那段日子裡,贊同溫蓋特觀點的人越來越多,NRA過了一段很清苦的日子。
轉折發生於世紀之交的布林戰爭,遊蕩于山林間的布林人憑藉精準的槍法把當時還是世界霸主的英國揍得十分狼狽。這樣的訊息讓美國人重新燃起了對神槍手的熱愛,NRA藉此機會起死回生。在NRA建議下,美國國會設立“全國槍械訓練推廣委員會”,隸屬國防部。該委員會三分之一的人員都是NRA的理事,這導致該委員會把許多國家資源都拿去支援NRA。數年後美國國會開始資助每年的NRA比賽專案,NRA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此時的NRA,幾乎成為一個為美國政府提供兵員的隱形軍事組織。
民眾玩槍熱情高漲,代價是美國的治安越來越亂,隨著黑手黨的興起,美國公共秩序已經有些駭人聽聞。連總統在演講時都曾遭到刺殺,美國終於出臺了第一部控槍法案聯邦火器法。NRA雖然在法案審議中極力反對,但最終沒有阻止法案成形。遭遇慘敗的NRA認識到風頭變了,開始完善自己的院外遊說集團,走上了靠走關係為自己續命的道路。
如果說鼓勵全民玩槍,在二戰前還有點增強國家威懾力的正面意義,那麼在二戰結束後,當國家威懾被核武這樣的大殺器所壟斷時,全美步槍協會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然而,意義沒了,組織卻還在,何況NRA此時已經樹大根深到了誰都不敢惹的地步了。
當然,大多數時候,全美步槍協會還是習慣於和總統別鬧那麼僵,在美國曆史上,共有八位總統曾是該協會的會員,確實牛得可以。
正是因為全美步槍協會有這樣的歷史,所以林逸青也曾想要利用一下這個潛力巨大的組織,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組織竟然這麼快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瀚鵬可是有計劃了?”桐野千穗看著林逸青,象是猜到了什麼,問道。
“不過是手癢了而已。”林逸青嘿嘿一笑。
他站起身來,目光情不自禁的轉向了美國總統克利夫蘭送給他的“丹蛇”金雕花左輪手槍上。
“邀請函送到了?”方桌前,全美步槍協會理事長威廉。特庫賽。謝爾曼陸軍上將問道。
“是的,將軍。”送信的軍官恭敬的回答道,“我親手將邀請函交給了林逸青將軍閣下。”
“他說了什麼沒有?”謝爾曼又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