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當然清楚,清綺園被焚燬的真相是什麼。
真實的情形是,在火焚清綺園之前,英法聯軍曾派遣39人的談判隊伍前來談判。但以僧戈仁欽為主的大乾朝廷一些主戰派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來使,草菅人命。最後把參加談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這些人裡,巴夏禮和英國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其餘人的關押地點就是清綺園。
那麼接下來在清綺園又發生了什麼呢?
“……這些人被押解的時候都是被用水泡過的皮繩捆住了雙手,後來就再也沒有解開過。這樣的皮繩是越勒越緊的,用不了幾天捆綁處開始腐爛生蛆。這些人剛來的時候顯鳳皇帝還來審過他們。後來八里橋戰役乾方失敗,顯鳳皇帝倉皇出逃,剩下這些人就沒有人管了。於是這些外國公使們就被反捆著雙手,跪在地上。三天水米未進,據後來的倖存者回憶說:《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著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後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來著,說,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蟲!”
後來在英法聯軍的強烈要求下,大乾朝廷才釋放了倖存的俘虜。去的時候是39人,回來的只有19人了。而且都被折磨得沒有了人樣,於是聯軍就決定報復。根據他們制定的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被殺,他日破城,雞犬不留。而且額爾金還特意提出了一點,那就是一旦攻進北京城,不殺人不擾民,但一定要燒了清綺園,因為他的使節就是被關押在那裡的。
此後英法聯軍猛攻北京城,但由於乾軍拼命死守。始終未能攻克,但這更堅定了英法聯軍要進行報復的決心。
在猛烈炮火擊敗北京城外的乾軍之後,英法聯軍攻至京郊,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報復行動。在聯軍統帥幾番商討之後。還是決定燒燬清綺園是最好的報復方式。
在放火燒清綺園之前,額爾金還在北京城外各處張貼了告示,說明了焚燒清綺園的原因和預定的放火時間:“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為其愚蠢的欺詐行為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清綺園。以此作為皇帝食言的懲戒,作為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大乾朝廷為其負責。”但北京郊外的老百姓覺得這跟自己好像沒什麼關係,那個園子本來就是皇帝住的,與我何干,誰打進來歸誰,愛怎麼樣怎麼樣,虐待個把囚徒你們有什麼受不了的,中土多少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而且還挑出了告示中的若干語法錯誤。以額爾金的思維所及,中土人的心理是他理解不了的,皇帝失信,百姓麻木,為了報復,他終於下達了燒燬清綺園的命令。
敬親王在向皇帝的奏摺中是這樣寫的:“該夷去國萬里,原為流通貨物而來,全由刁惡奸徒,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二十二日早,因該夷抄至德勝,安定二門,事情緊急,連夜約同文博川出城,復給該夷照會,許以送還巴酋,並令巴酋寫信與額酋,令其止兵。乃照會發去之後,該夷並無回字,至午間該夷已抄至德勝門土城外,暗襲僧戈仁欽,我軍不戰而潰,敗兵紛紛退至清綺園,夷匪亦銜尾而來。”英法聯軍就是這樣到了清綺園的。
“夷人入京,遂至宮闈,見陳設富麗,相戒勿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
“焚掠澱園之禍首,非英法聯軍,乃為海淀一帶之窮民。……二十三日甲申記:聞恭邸逃去,夷人據海淀,夷人燒清綺園,夜火光達旦燭天。二十四日乙酉記:聞夷人僅焚園外官署用房。二十五日丙戌記:今日丙外各門盡閉,……蓋城外劫盜四起,隻身敞衣,悉被掠奪。二十七日戊子記:聞清綺園為夷人劫掠後,奸民乘之,攘奪餘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珍秘,散無孑遺。……清綺園一役,其始聯軍僅焚園外官吏房,或為軍事上必要之舉動。而許多奸民土匪,即乘機劫掠,於是聯軍旋亦入園”。
“相當一部分乾國的普通民眾直接參與了劫掠、焚燬清綺園的行動。而且,根據當事法國軍官的回憶,聯軍之所以下焚燬清綺園的命令,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驅逐不斷湧來參與搶劫的當地人。”
“鄰近鄉民及海淀貧氓紛至沓來,麇集園牆外漸近吾營,與在營土役互語,土役攜有梯逐架以登,絡繹越牆而入。”
“聯軍最後傳令縱火時,各軍並無火器,惟有水桶、水鍋而已。海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