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部分,異說三國,朝令夕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著那美妙的時刻,臉上不禁浮現出幸福的微笑。
來訪的果然是諸葛孔明之妻子黃月英,其實長得也不算醜,只能說是平淡無奇,就以相貌而論,遠遠配不上人才風流的孔明。自從孔明潛逃之後,李蘭雖然下令全國各郡緝捕,卻並不曾為難其家人,都是按月給以祿米,但並沒有等門拜訪。所以聽到黃月英再一次自報身份之後,李蘭仍是十分驚訝,問道:“不知夫人前來,有何貴幹?莫非是手下人辦事不妥,有冒犯夫人的地方麼?”雖然沒有為難孔明府中之人,但李蘭卻下有嚴令,密切監視其動靜,故而有此一問。
黃月英神色平淡,並不回答李蘭問話,反而問道:“這幾日城內外軍馬調動頻繁,不知可是有戰事?”這話切莫說是她來問,便是旁的女人來問,李蘭也不可能據實相告,只是笑道:“只是內外換防而已,國中安定,魏吳不侵,並無戰事。”
黃月英注視李蘭片刻,忽然道:“是我問的唐突了。婦道人家,本只應在房內持家教子,不該來管這麼許多閒事。”說著便起身告辭。李蘭也知道對方不會相信,但是軍國大事,豈能說與她知道?可黃月英前來拜訪,難道也就只是為了問這麼一句,明知道自己不會老實回答的問題嗎?李蘭雖然疑惑,卻也不好多問,只得起身相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蘭敬重黃月英是當世奇女子,於是親自將其送至府門。正要再次作別,黃月英卻道:“將軍能利用黃元畏懼我夫,誘其造反,可知他二人之間,究竟為何有隙?”黃元死去多時,李蘭不想她會提及此人,而且自己也確實只知黃元與孔明不和,卻並不詳知其所以。再者挑動黃元造反之事,只有心腹幾人知曉,黃月英卻能一語道破,李蘭心中更多了幾分欽佩之意。
黃月英見其神色茫然之中還帶有幾分驚疑,便又繼續道:“黃元是漢嘉太守,成都與南中各郡,但有往來都要從其郡治而過。我夫在隆中之時,便定有‘西和諸戎,南撫彝越’之策,在成都為相之時,便多使人前往南中各地,交好各夷,教其耕織,又通商交易,既獲其利,又得其心。黃元經常藉故侵佔交易貨物,以為己有,是以與我夫多有不和。”
現在來說黃元與孔明之間的矛盾,似乎並沒有絲毫用處,但卻不欲失禮,李蘭只是微微點頭。黃月英看他並不在意,便不再言,招呼馬車過來,再行李蘭告辭,遂登車而去。李蘭看著馬車轉過巷口不見,心中納悶,實在不明白黃月英到底為何而來。卻也不作多想,淡然一笑,便要回房中來尋容兒。
還不曾走到中門,李蘭恍然而悟,又匆匆轉回大門,吩咐家將速備車馬,急忙向著諸葛孔明府邸而來。諸葛亮勤儉持家,看著眼前的平常小院,李蘭心中又多了幾分慚愧,自己雖不喜歡奢華,可住的將軍府也遠勝孔明住所。家人通報入內,片刻便有十來歲少年出來,對著李蘭道:“家母言不便再與將軍相見,將軍既然能來,想必已經明白其中原委,不必再行多問。”
如此說來,李蘭心中猜想,便沒有錯,但不能當面問清楚,難免有些不塌實,待要再行求見。對方卻道:“時候不早,不能留將軍休息,就竟告辭。”不等李蘭說話,便讓家人合上院門。李蘭無奈只能再行迴轉,心中卻再次仔細的咀嚼黃月英之言。孔明與南蠻交好,既獲其利,又得其心,這幾句話不是明顯在說孔明與南中各族關係密切,是否也暗示著次此南中叛亂就與孔明有關呢?蠻人素來只是兇悍,缺謀少智,而馬忠卻是中計而敗,豈不令人生疑?再者當今天下,孔明除非是放棄名利,歸隱山林,否則也只有南中可去。曹魏,東吳這兩處他能去嗎?去了之後,又能得到什麼?
李蘭越想越覺得孔明必在南方,也就更加擔憂,吳懿,李豐二人怎能是他對手,豈非又要自己親征?一路思量,李蘭回到臥室,卻不見點有蠟燭,心中微慍,喊道:“怎麼不掌燈?”話音剛落,就聽容兒低聲問道:“你還不休息麼?”李蘭頓時記起今晚兩人還有的節目,但現在卻哪裡還有時間和心情?若不趕快下令阻止,明日一早吳懿大軍就出徵益州郡,再次戰敗,自己的位置只怕就沒有那麼安穩了。
容兒聽他沒有答話,便又問道:“你怎麼了?”李蘭摸索著走到床前,藉著微弱的星光,見容兒橫臥榻上,外面衣衫都掛在旁邊。看著她一臉的嬌羞,李蘭也能想象到棉被之下的風光,但卻只能坐在窗沿上,道:“我還有些事,你先睡吧。”
容兒也能感覺到他語氣中的沉重,擁被坐起,問道:“出了什麼緊要之事嗎?”李蘭點了點頭,答道:“我要親征南中各郡。”容兒聞言大驚,慌忙再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