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完美大學必修課,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就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地方。
想想Morrison的話中其實大有道理,長期以來出國發展的模式一直被強調為“橋樑模式”——引進國外的新的先進的,改變中國的舊的落後的。事實上對於“海歸”的期望,人們更多也是在“引進”的部分投入了更多的關注;但是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深化和擴大,原來那道存在於中國和世界之間的鴻溝正隨著英語的普及、通訊和交通的便利而越來越狹窄,橋樑作用的淡化也自然表現得十分明顯。另外,大量的“海歸”派回國,一方面給中國的確帶來了新的思維、觀念、技術和動力,但是與此同時,人們也看到,在“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環境下競爭,“海歸”也並非總是能馬到功成。其實,在中國能否成功,無論是對於有“雜交優勢”的“海歸”派,還是對於氣勢咄咄逼人卻也在大力推行“本土化”的跨國公司,關鍵的關鍵還是要具備瞭解中國、在中國境內把事情做成的能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特別要強調的是:對於出國要有一個客觀、平和的心態,不可簡單地把國外的文憑看成是一把可以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另外,無論你將來是打定了主意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準備深造後回國大展宏圖,都請記住,你的“中國背景”的強弱永遠會對你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你不能改變你的膚色與種族,那麼這一點你也無法改變。
加強我的“中國背景”是我選擇留在國內深造的一個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我有幸能夠遇到吳志攀教授並且成為他的弟子。吳老師是一位睿智而深邃的法律學者,同時也是知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對學生嚴格要求、悉心照顧,讓學生有機會在他的指導下完成許多有挑戰性的科研專案,並且注意對學生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他的教育思想大大超前於傳統的大學教育思想。因此,當我得知可以忝列門牆之下時,心中的高興程度不亞於得到了美國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對於我而言,這是本科生活結束時最棒的選擇。
(三)大四的你,更需要總結
大四的你,需要選擇,更需要總結。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他們在準備出國、找工作或是考研的繁忙中奔波,或是在牌桌前酒桌前昏天黑地,卻絲毫沒有想過總結一下過去四年裡的得與失、對與錯。其實大四與其說是大學生活的結束;不妨說是“後大學”生活的開始——因為你接受的教育和訓練還遠遠不夠,如果把大四當作世界末日前的狂歡,那就太不積極了。
大四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完成本科畢業論文,其實這也是對自己在大學四年裡專業知識學習總結的一個方式。有的同學僅僅花了一個星期就剪刀加漿糊地完成了自己的論文,我覺得這既是對自己大學四年學習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最終獲得的大學文憑的不尊重。儘管本科階段並不存在特別嚴格的學術訓練,但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現一個自己的確感興趣的問題,獨立地蒐集資料、研究分析,哪怕這個問題已經被很多著名的權威反覆論證過了,但是即便你僅僅是做了一個嚴謹、全面的文獻綜述型的論文,也一樣會給你帶來額外的收穫。
保送研究生之後,我平心靜氣地花了兩個月時間來寫論文,而在此之前的思考和相關的實習時間就更長了——這個文章,也成為我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
(四)敢說北大學生不會玩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每寫完一段,就發給我的幾個好朋友一段,讓他們給我提意見。一個朋友在email裡回信告訴我:怎麼讀著你的文章,就覺得你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學習狂工作狂——太正襟危坐了,說點我們怎麼玩的事情。
這本書當然不是一副板起面孔來說教的書,確實該說說大學裡玩的事情了,這可是大學教育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平心而論,我覺得中國的學生真可憐,從小就不太會玩;到了北大之後我更發現,在一個將近200人的年級裡,沒有幾個學生真會玩。奇怪了,玩還有什麼不會的?你難道沒看見北大每個男生宿舍裡的電腦螢幕上閃爍的都是遊戲爆機的畫面?不知道北大學生中有多少“雙扣”、“拱豬”甚至麻將高手?不知道北大有這麼多的社團,從漫畫到街舞都有一批追隨者和愛好者?你居然還敢說北大學生不會玩?
嗯,看來我必須要先界定一下“玩”的概念。的確,在宿舍裡打牌、玩遊戲、和一些興趣相同的好朋友在一起消磨時間,這些都是玩,而且,只要心情愉快、讓時間過得更快,玩什麼、怎麼玩,並沒有什麼條條框框。但我的觀察和我的感覺是,這些大學生所習慣的“玩”,更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