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部分,2014050903,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乎讓“國援”的形象跌入谷底。

就是在這個時候,霍震霖和港足總引進了陳灼,想要用他來進行“救市”,此時這個舉動的確冒險。所以陳灼在到來香港和參加“港澳杯”的時候還會引發抗議。

不過隨著陳灼在歐洲賽場的搶眼表現,以及港足總透過陳灼引進了巴喬擔任香港足球隊的主帥,一系列的“救市”舉動已經起了效果,香港球市正在逐步恢復。

說到“國援”的時候,其實還應該提到一個人,其實很多老資格的球迷也不見得能夠記住這個名字。李海強。

出生於廣東梅州的李海強1999年曾經入選過米盧的國家隊,不過最終並沒有進入十強賽的大名單,更沒有進軍日韓世界盃。

當時的李海強是黎兵和馬明宇離開之後的廣東宏遠隊核心,1997年20歲的他同廣東宏遠隊一起降入甲B,但他很快在甲B聯賽中嶄露頭角。包括入選了米盧的大名單。

雖然李海強發揮出色,但足球畢竟是團隊運動。以李海強一己之力最終未能將廣東宏遠帶入甲A,最終李海強決定離開宏遠並轉會青島海利豐,不過在轉會即將敲定的時候,廣東宏遠隊以“涉嫌假球”為名開除了李海強,也等同於封殺了李海強在中國足壇的一切未來。

據李海強說,這是宏遠俱樂部強留不成的“報復”,對於他個人來說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但這種事情的確是太過錯綜複雜,而中國足球當時的環境就是那麼亂糟糟的。

總而言之,一名22歲曾經入選國家隊的球員,擅長中路組織和遠射,還有左腳任意球功夫的李海強,就這麼被斷送了,或許有他本人的原因,或許他是冤枉的,或許只能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來形容,把責任歸咎給環境。

2006年,已經29歲幾乎完全淡出人們視野的李海強受邀加盟香港南華,加盟的首個賽季李海強就率隊拿到銀牌杯、足總盃與聯賽冠軍,成為三冠王,入選賽季最佳11人名單,並當選香港足球先生,2007…2008賽季李海強狀態依舊良好,再度當選足球先生。

以兩個香港足球先生作為職業生涯的結束,對於李海強來說也是一種安慰。

2010年的香港職業聯賽中,基本上是“國援”的谷底時期,大約有30多名,而這些球員中正式入籍代表香港隊參加國際比賽的,巴喬的這支球隊裡,算上陳灼總共有四名球員,其它三名分別是A對與林智健搭檔的後腰徐德帥、猶猶豫豫舉手的巢鵬飛,還有B隊擔任邊前衛的鞠盈智。

在香港聯賽中,徐德帥效力南華,巢鵬飛效力晨曦,鞠盈智效力公民,各為其主,不過這三名球員在2004和2005賽季卻是隊友,都是大連實德隊的球員,也都是大連青訓營的產品,把他們三個人從大連青年隊提拔上來的,都是2004年實德的代理主教練,郝海東。

其實,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區的足球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香港足球也有“英雄輝”這樣一球成名的故事,也有李海強這樣最後找到自己歸宿跌跌撞撞的經歷,仔細品讀,也有許多的韻味,只是看你是否曾經在意。

四個舉手要求加量的球員,巴喬都交給了陳灼,本身陳灼就是要加量訓練的,這個情況巴喬也是知道的,100個球吊射死角的加練,陳灼依然在堅持,還有每週和範尼爭搶落點時候的對抗性訓練,現在盧卡託尼、加森、卡拉澤都已經加入了他們的“加練戰隊”。

從加練中得到最大好處的是加森,他從盧卡託尼和範尼身上學習進攻技巧,從陳灼和卡拉澤身上學習防守,每個人的“絕技”他都在學習和加練。

比如說從盧卡託尼身上學到如何當“牆”的技巧和經驗,以及陳灼在對陣米蘭那場比賽中安排出讓加森狂奔40多米撞倒內斯塔的“戰術”,讓巴喬聽的哈哈大笑。

目前陳灼和加森各自都已經有了加練的內容,但是郭建邦、翟廷峰以及巢鵬飛暫時還都沒有,看了他們三個的訓練大綱之後,陳灼讓三個人暫時先在力量和體能方面進行加練,對於球技方面,陳灼的理解和巴喬訓練大綱中指出的問題相同,在體能、力量都能夠保證的基礎上,技術和戰術練習才有意義。

陳灼形象的進行比喻說,技戰術如同是一輛坦克上面的火力裝備,而力量則是坦克的防護裝備,體能是動力裝備,又分為速度和耐力兩種。這就是坦克的三要素,火力、防護和動力,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對於整個香港隊的球員來說,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而力量和體能方面欠缺更甚,雖然他們往往以“南派”自居,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