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所學校看似不同,可卻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免除學費、提供食宿,參加考試錄取後,憑藉錄取通知書,可以從銀行獲得車旅費。換句話來說,對於任何一個農家子弟而言,這兩所學校都可以實現他們上大學的夢想。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與其它學校一屆招生不過多則百人,少則數十人的不同之處是——兩所學校,前者一期招生達五千人之多,後者一期招生高達7000人,論其規模,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兩都都遠比一般意義上的大學,都是那種規模極為龐大的大學。
“是高等專科,還是高等師範?”
兩份同樣的印刷體簡介,面對這個選擇,懷揣著一份572高分成績單的陳輝明猶豫著,一時間很難做出選擇,是像大多數同學一樣選擇高等專科學校,還是選擇高等師範呢?
“輝明,你選擇什麼?”
背對著好友,陳輝明搖著頭。
“還沒有想好。”
“其實想什麼啊,你考的成績是全縣第三名,上高等專科肯定是百分百的事情,那裡像我,還是上高等師範穩當一些,”
手搭著好友的肩膀,孫躍民的語氣中帶著些喪氣的味道,與高等專科將來進入公司不同,高等師範的學員畢業之後,要承諾於鄉間服務五年,然後由基金會推薦前往城市的學校,而這正是孫躍民選擇這所未聞其名的高等師範的原因所在——即便是將來投身鄉間,仍然有進城的希望。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該怎麼選……”
每一次見到管明棠,蔣夢麟都感覺對方會給他帶來驚喜,資助留學生是、建立北方高等專科學校是,現在,他又辦起了師範,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辦什麼,有時候,蔣夢麟都覺得自己似乎永遠也看不透眼前的這個年青人,就像現在,為了師範,他甚至再次讓北方高等專科學校提前招生,以讓那些中學生做出一個選擇。
“為什麼一定讓他們選呢?”
面對這個問題,管明棠只是笑了笑,然後看他說道。
“人生總是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不是嗎?”
“可這畢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作為大學校長,蔣夢麟自然瞭解那些中學生,尤其是無力繼續求學的農村學生,他們珍惜繼續求學的機會,過去他們只能選擇師範,而這一次,管明棠避開了全國各所學校招考期間,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中,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大規模招考,學生在本地參加錄取考試,可在考完試之後,合格者卻需要做出一個選擇,是高等專科還是師範學校,這不可不謂之殘酷。
之所以在蔣夢麟看來,這種選擇的殘酷之處在於,任何人都知道選擇高等專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需在再返回衰敗的鄉村,而選擇師範呢?兩年畢業之後,仍然要回到鄉村,那怕只是服務五年,可五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事情。
“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做很殘酷?”
接過管明棠遞來的香菸,蔣夢麟不無感慨的問了一句。
“不是我殘酷,而是現實很殘酷,很多農村子弟報考師範,只是無奈的選擇,他們根本就無志當老師,只是為了接受高等教育迫於無奈的選擇,既然他們不願意當老師,不願意服從鄉民,那為什麼還要去佔據資源、浪費資源呢?最後,當這些不願意當老師的人,去了鄉村學校之後,他們又在幹什麼?”
一聲反問,管明棠用一種略為輕蔑的語氣說道。
“他們在恨天怨地,他們在埋怨世道的不公,然後呢?將他們的這種不公的思想灌輸給懵懂無知的少年,這就是他們乾的事情……”
一直以來,在管明棠看來教師應該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或許是因為見慣了那些為了“就業”而選擇師範的人,現在,他同樣也反感那些志不在教育的“老師”,儘管他們有自己的理由,可在他們選擇那塊“敲門磚”的時候,卻意味著他們為了個人的夢想,背棄了“責任”。
“蔣校長,我知道,我太偏激了,但是無論是國家或是個人之所以創辦師範,並且提供免除學食、提供食宿的最根本的前提,並不是為了讓某些人投機取巧的利用師範的免費接受高等教育,而是為了普及國民教育,而他們卻以“家境貧寒”為由,為了接受免費的高等教育,本人卻又無意投身教育事業,無意於普及國民教育,甚至我可以說,他們是為了個人,而背棄國家、背棄了責任,連最基本的職業操守、職責都可以背棄的人,他們可以做什麼?”
嘲諷,在管明棠的語氣中盡是濃濃的嘲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