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論教(上),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教育顧問,至多隻能當個顧問,提出些許建議,真正能依靠的還是本土教育專長人士,他們更瞭解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中國應該辦什麼樣的教育。
“孟真兄,不是被騙,而是心甘情願上當!”
彭百川一語點出傅斯年被“騙”的原因。
“論地方教育,全國初中高等教育以及鄉村教育、掃盲教育,無出邯彰之左者,就是後來六戰區,不到一年的時間,掃盲率就達到70%,幾十萬識字士兵一邊訓練,一邊在鄉村協助掃盲,在中國,這是第一次,友人曾寫信告訴我在山東收復時,受傷計程車兵一邊養傷,一邊就臨近的村子裡辦起了掃盲班,一個士兵尚是如此,更何況是他們的長官。”
彭百川的讚歎,讓傅斯年略點下頭,這些年,他沒佩服過幾個人,但年不過三十的管明棠絕對算一個,不是因他人常道的他“無所不能”與“無所不成”,而是他的那份心思,別人口口聲聲喊著教育救國的時候,邯彰已經實現了“戶無不學之人”,當人們提出教育鄉村的口號時,在邯彰大規模的掃盲教育早已實施了,甚至軍人探親回家時,亦會在家中教授父母親人識字——所授學員有10人透過掃盲考試,既可獲得三等軍功章,從而促成在軍隊內接受掃盲以及初等教育計程車兵主動於鄉間促成親人接受掃盲教育。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做,在管明棠的身上可謂是體現十足。
“百川,我這次請你過來,不是為了讓你當教授,當然教育委員會有一半的人在大學或者高等專科學校客座講師,畢竟,中國人多才少,這是現實,但正因為人多才少,所以,我們才需要教育,百川民二十三年,你發起中華鄉村教育社,這幾年雖說取得一定進展,但總歸影響有限,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資金!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再好不過的機會!所以,我希望你能留在這,參於到華北的教育建設之中,一同見證華北教育的崛起!”
傅斯年盯著彭百川臉上帶著誠懇的笑容,
“孟直兄……”
面對傅斯年的邀請,彭百川顯得有些猶豫,而他猶豫的原因非常簡單——華北在重視教育,國府同樣也在加大對教育重視,幾乎是在抗戰開始後,後方的教育建設便已經全面展開,相比於華北三省,在教育部,他卻可以直接參於到整個國家的教育建築中去。
良久之後,迎著傅斯年期待的眼神,彭百川搖頭說道。
“如果是在去年,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你,但是現在……中國同樣也需要教育,現在教育部亦需實施西南後方教育建設,以及收復區的教育重建,或許,教育部不可能像你們這一樣,提供足夠多的經費用於教育建設,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彌補資金上的不足。畢竟,中國並不僅只有一個華北!”
突然彭百川的話峰一轉,笑著說道。
“孟真兄,這次我之所以來北平,是在武漢聽說了山東呈請的“特殊時期教育案”,所以希望能有所瞭解,以為教育部制定教育案作為借鑑……”
儘管彭百川拒絕了自己的邀請,但傅斯年聽到他的來意,還是熱情的介紹道。
“山東的特殊時期教育案,所謂的特殊者,是鑑於當前特殊時局,在臨時的特殊學制為中心的教育實施案。”
介紹著“山東教育案”,傅斯年從桌上翻出一份厚厚的檔案,在遞給彭百川說道。
“總的來說,這個特殊學制就是縮短學制,實施7年制的強制義務教育。”
“7年義務教育?難道山東是想恢復初高小七年制?”
“倒也不是,現在國內實施的六三三學制,而義務教育者大都只能保證六年小學,因此,山東才會提出,七年制義務教育,按照這一學制的制定是五二(一)二學制!也就是五年小學、兩年初中,兩年高中,三年本科或兩年專科,如此一來義務教育只增加一年,但卻使少年兒童可得初中教育,這亦是於各鄉設立初級中學的原因,同時,又可加快人才培養,且可充分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而中間的一則是對未能升高中的學生進行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使其或初步掌握現代農業、技工或工商知識……”
儘管表面上這個學制是山東的何仙槎提出的,但傅斯年還是從中看到了管明棠的影子——實用主義,也正因如此,直到現在,教育委員會依然對其進行討論。
“那,孟真兄,你覺得這個特殊時期教育案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