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部分,有山有水有點田,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筱雨搖頭道:“你收著吧,以後坐船的機會還多著呢。”
筱雨牽著雪驪,曹鉤子和三彎一左一右護在兩邊。鳴翠稍微落後一些扶著雪驪的馬背跟著往前走。
孟陽城和大晉來往頻繁,建築格局多仿造大晉南部,瞧著倒是不算陌生。曹鉤子尋了間客棧,四人點了飯菜填肚子,飯後三彎去打聽接下來的行路。
孟陽城並不大,從北到南走穿城也不過只需要花費六天時間。
第二日的時候便走到了孟陽城的城主府。
城主府似乎是仿造著大晉宮廷修築的,不過只孤零零的兩三座宮殿在這兒,瞧著有些滑稽。城主府的主殿便是整個孟陽城最高的建築,主殿最高的地方豎著一根長杆,長杆上掛著一面白色的降旗。
曹鉤子道:“徵南將軍帶兵涉水攻打孟陽城,孟陽城只五千水兵,平時也疏於訓練,不堪一擊,才打了一個時辰,孟陽城的城主就慌慌張張地豎了降旗,派了傳令官懇求徵南將軍不要毀壞了城主府。徵南將軍將孟陽城的五千水兵給收編進了徵南軍,城主府他也沒動。聽孟陽城的百姓說,徵南將軍那會兒說了,城主府留著給皇上南巡做行宮。”
筱雨笑著道:“這倒是現成的。”
“孟陽城攻下了之後,它西南側的三元城不待徵南軍到,便也豎了降旗。”三彎道:“三元城的水兵更少,只有三千人。”
“五千加上三千,也有八千人了……”
筱雨細細地算了算:“曾家軍明面上是十萬人,徵南軍也有十萬人。曾家軍暗地裡或許還有兵力,如今就要看徵南軍一路徵南下去,會收編多少兵力……如今瞧著,曾家軍還是略勝一籌。不知道皇帝能不能等到徵南軍兵力壯大的那一天。”
三彎卻道:“曾家軍現在不可能對皇帝出手。”
“為何?”
“師出無名。”三彎眯了眯眼睛,閒閒地道:“如今大晉說得最多的,便是國中小國盡皆臣服之事,大晉再無分封小國,百姓對帝王的崇敬自然也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點。科舉取士,天下寒門子弟盡皆稱頌,皇帝又早早地善待提拔了你們世代書香的宋家,側面上安撫了世族,文臣對皇帝也不得不敬服。曾家要想竊國,單靠著十萬軍力……不,往高了說,頂多二十萬軍力,是絕對達不到的。”
筱雨沉吟道:“現在不出手,以後便可能出不了手了。”
咸寧帝漸漸羽翼豐滿,曾家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也絕對不是個蠢的,焉能瞧不出來咸寧帝下一個要動手除去的就是曾家?
咸寧帝再坐大,曾家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除非搶先一步弒君。
據筱雨所知,咸寧帝如今還沒有子嗣,而他的兄弟也是早夭的早夭,病弱的病弱,圈禁的圈禁,沒有能帶兵策反的能耐王爺。
若是弒君,控制朝臣的話,還能有一分勝算。但到時候改朝換代,史官仍舊會記下曾家弒君竊國、黃袍加身的過程,天下百姓的唾罵是絕對少不了的。
三彎笑了笑道:“曾家怕是要等著皇帝對曾家出手吧。”
筱雨仔細思索了會兒三彎所說的話,頓時明白了過來。聽了筱雨這問,曹鉤子倒是笑了:“本就想著先來會一會你,起初並沒打算久待。這不是後來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就被絆住了腳。只是沒想到後來陰差陽錯的,倒是跟著你一起來了京城。”
“那豈不是……我爹孃先往京城去的時候,跟著他們一起去的那些兄弟……”
曹鉤子點了點頭:“他們先去探路,等我們去的時候,已經將京城中的那些侯府全都找了出來,列了個單子。”
三彎道:“只不過沒等到我們開始一家一家地查,你這又出了事……所以京裡的事情還要讓手下的兄弟們繼續查著。希望等我們回去的時候,已經有了眉目。”
筱雨皺著眉頭,想了想方才道:“這般查,那不也是大海撈針?二當家姓甚名誰?應當能從他的名字中尋摸到蛛絲馬跡。”
曹鉤子搖搖頭道:“老二因為一直身體就弱,取了個女名,據說這樣好養活些。他名喚辛柔,從這個名字是查不到什麼的。”
筱雨嘆息一聲:“二當家難道沒有跟任何人提過他的身世?不是說他進幫的時候說自己是個孤兒嗎?他突然有了家人,你們都沒仔細問過?”
三彎苦笑道:“二哥剛進幫的時候我們自然是對他有些提防的,只是後來大家感情好了,彼此都拿對方當做兄弟,自然不會將人往壞了想。突然聽到二哥有家人,我們都只以為他瞞著身世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