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部分,銀蠅的女帝,樂樂陶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現在都沒有什麼有效的溝通渠道。
屋大維和其軍隊(常規軍團與“克蘇魯”強化人類部隊)當然沒有放過這種機會,他們派出幾千幾百人的小股部隊化裝成東新羅馬軍和西西里亞軍、攻擊聯軍造成混亂和衝突。這種戰術獲得了相當的效果,往往是偽裝者一開打、兩邊的聯軍就跟著開始互相混戰。據有嘲諷意味的是,在這種莫名其妙的“誤會”中犧牲的聯軍將士數目甚至超過了正常戰鬥減員人數。
直到兩路聯軍的最高統帥、也是兩國的最高統治者——東新羅馬皇帝安東尼和西西里亞國王維託意識到這種情況不能繼續延續下去的時候,聯軍才開始進行早在戰前就應該開始的統一聯絡溝通工作。
而此時,遠在法蘭克王國內的耶和華教會凡迪崗自治領教廷、又推進了一項轟動大陸的舉措。以教皇聖約翰十三世為“中介人”,法蘭克王國被投降派勢力把持的朝廷宣佈——法蘭克王國於後新羅馬帝國紀元1202年6月22日(條頓帝國曆1002年6月22日)起成為神聖條頓帝國的保護國,包括女王在內的法蘭克王族放棄王室稱號退出政治舞臺,以世家大貴族貝當公爵為中心的投降派貴族們組成了效忠條頓帝國皇帝“獅心王”亞力山大的政權。後世把這個政權稱為“貝當傀儡政府”,王都新馬賽也成了傀儡政府的首都,國名則被更改成“法蘭克自治邦”。
當然,這個法蘭克自治邦在實際上是沒有什麼“自治權”的。這種比直接全面佔領好不了多少的“保護”,雖然得到本國眾多投降派權貴和耶和華教會的推崇,但很多法蘭克人在心中都並不臣服。
一直作為法蘭克抵抗勢力核心的第三王女“天空的王女”莉昂公主和主戰派貴族霞菲元帥已被傀儡政府當局剝奪了公主(元帥)稱號和軍權,但仍率領不願投降的部眾揭竿而起,在各階層法蘭克民眾公開或暗中的支援下開展抵抗活動,一時之間聲勢十分浩大。
為瓦解和消滅這種反抗,貝當政府把莉昂公主等反抗組織成員打上“叛逆者”的烙印,凡迪崗教廷的教皇聖約翰十三世還剝奪了莉昂等人的耶和華教徒資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