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部分,銀蠅的女帝,樂樂陶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批軍隊作為僕從國軍參戰。貝當政府對此連個屁都不敢放,但承受這些沉重包袱的卻是廣大的法蘭克老百姓。
條頓帝國南部戰區司令長官、帝國三皇子多茲魯。馮。腓特烈上將是個直情的熱血漢子,他並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將使本已對條頓帝國怨氣沖天的法蘭克人更加憎恨他們這些外來征服者,也並非不同情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法蘭克老百姓。但作為條頓帝國的軍人和南部司令長官,他首先必須對自己的將士負責、必須讓自己計程車兵們吃飽肚子上戰場。所以,雖然不忍,但多茲魯只能維持現狀、只盼望早日完全佔領大陸南部結束戰爭。
至於貝當政府,則連“不忍”都免了。以貝當公爵為首的傀儡政府高官們終日風花雪月,對掙扎在飢餓線上的法蘭克老百姓完全不聞不問,聽憑小民們自生自滅。 在飢餓的迫使下,法蘭克境內許多地方都有餓極而瘋的民眾落草為寇、打劫各地的官商富豪,有些膽大的甚至還敢搶軍糧。不過大部分這樣的草寇,既沒組織性也沒什麼行動綱領,只是為了互壯膽色而合夥拼湊出來的烏合之眾,成不了氣候。
真成威脅的,是維希男爵既有些顧忌又想滅其立功的一支有嚴密組織的“叛軍”。
這支“叛軍”與尋常草寇完全不同,擁有著正規軍標準的裝備、紀律、組織性,大致有千人左右的規模,成員幾乎全是原法蘭克王國軍中的百戰餘生。
而這支“叛軍”的領導人,正是原法蘭克王國的第三王女“天空的王女”莉昂公主和主戰派貴族領袖霞菲元帥。
被傀儡政府當局剝奪了公主(元帥)稱號和軍權,仍率領不願投降的軍中舊部揭竿而起的莉昂公主和霞菲元帥所進行的抵抗活動曾經在一段時間內造成過很大的聲勢。但因遭到條頓帝國軍、貝當政府軍和凡迪崗教廷聖十字軍的徹底掃蕩和圍剿,加上貝當政府把莉昂公主等反抗組織成員打上“叛逆者”的烙印,凡迪崗教廷的教皇聖約翰十三世剝奪了莉昂等人的耶和華教徒資格、宣稱他們是“背逆了主的意旨”的卑劣叛徒,使成了世俗和宗教雙重“叛逆者”的莉昂和她的抵抗組織變成了人人可以得而誅之的“邪教徒叛軍”。連很多原來支援他們的法蘭克人都不敢繼續援助他們、甚至在宗教狂信的毒害下迫害他們。許多所謂的“叛軍”將士,就是被自己的同胞推上了宗教火刑架含冤而死。
莉昂公主和她殘餘的同伴們被迫縮小活動規模、退至偏僻地區堅持鬥爭。而在目前的局勢下,越來越多的民眾在現實的壓力下開始悔恨當時的愚昧,希望莉昂公主和霞菲元帥能夠再次高舉復國的義旗站出來引導同胞反抗本國賣國賊和外國侵略者。可惜,此一時已非彼一時,莉昂公主手下可用的兵將已不足百人,在霞菲元帥的全力協助下才湊齊眼下的千人規模。靠這點兵力,再加上往往只有在火燒到自己家裡的時候才會醒悟的民眾,要想復國談何容易。
即使如此,莉昂公主還是義無返顧地再次舉旗起事了。靠著迅猛靈活的戰術與貝當政府軍周旋的“叛軍”來無影、去無蹤,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特別是包括莉昂公主在內的幾十名龍騎士,都是原“青龍近衛騎士團”解散後留下的精英。利用空中優勢和對法蘭克境內地形的瞭如指掌,莉昂的“叛軍”進退如風,打得各地的貝當政府軍狼狽不堪,也攪得當地的條頓駐軍不得安寧。他們甚至還劫過耶和華教會地區分部進貢給凡迪崗教廷的幾批財物,
總之,莉昂公主等“叛軍”在貝當政府、凡迪崗教廷和條頓帝國眼中都是煩心的麻煩。有趣的是,貝當公爵得知條頓皇帝亞歷山大把“背叛條頓祖國和父皇”的伊莉安娜貶為“廢棄公主”後,也有樣學樣地把莉昂唾罵成“廢棄公主”。這樣一來,連分別“背叛”了凡迪崗教廷和西西里亞王國的希萌和蕾娜絲也先後戴上了“廢棄公主”的雅冠。一下子,歐羅大陸出了四位“廢棄公主”。
不過,在這四位“廢棄公主”中,因為地理位置和其它更深層次的原因、目前莉昂還沒有與伊莉安娜等三人形成實際上的聯盟關係。單以伊莉安娜來說,莉昂與她只在三年多前的“血色春祭”中有過一面之識而已。
維希男爵當然不清楚這些內情,他只知道莉昂公主的“叛軍”是個非常誘人、但也比較棘手的存在。他現在手上就有五千兵將,如能遇到這路“叛軍”併成功殲滅,那無疑是個足以飛黃騰達的功勞。不過如果失敗了——想起萊因哈德上校殘虐的眼神和非人的手段,維希男爵還是打消了遭遇“天空的王女”的念頭。
但是,維希男爵還不知道,從他接手這件差事起,就成了一個悲劇性的誘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