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文娛抗日上海灘,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輾轉聽到這首歌后,加以改編,使其歌詞最終成熟有力,並契合電影《風雲兒女》的情節。而曲調,卻完全是聶耳一個人創作的了。
只是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基本上相當於是聶耳的絕響之作了。在一九三五年,四月十八日,聶耳將《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最終定稿寄回國內後,七月十七日,便離奇的淹死在日本藤澤市。
一首歌的力量,並不在於世人評說,而是在於歌曲本身。這個時代的中國,廣告的力量並不強大,哪怕是專門針對電影和娛樂辦的報紙,對普通人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因為,一般民眾根本不會買這種純屬休閒娛樂的報紙。
一部電影和與電影伴隨的音樂,最終的命運如何,幾乎全部仰仗作品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一首歌能生生在民眾之間傳播開來,並且傳向海外。不得不說其中孕育的力量之巨大,可以直刺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理所當然的名列其中。
羅伯特用英語和漢語將《義勇軍進行曲》,在好萊塢露天劇場各唱了兩遍。此時的餘生,早已預備好了巨大的電影放映螢幕,他在上海灘時,從國內收集到的各種有關日本人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與中國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影像,與日本人轟炸美國珍珠港的影像巧妙的交織在一起,讓臺下的美國人看的如坐針氈。他們實在不敢想象,如果這些如同蝗蟲一般的日本人,踏上美國後,會給美國造成多大的破壞。
而《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曲調,將所有如坐針氈的美國人的戰意喚起。並認清了中國人,如今是他們的盟友的事實。當大螢幕上的影像變成中國人奮不顧身,反抗日本侵略者時,臺下的美國人竟然為中國人的舉動歡呼起來。同仇敵愾之心,自此而成!
這一曲過後,也不用餘生催促,或者暗示。許多美國人從坐席上起身,排隊來到捐款箱面前,掏出支票本,刷刷刷的寫下一行數字。然後將支票投入捐款箱內。看樣子,都不是小數字。
羅伯特唱完之後。被餘生請到坐席上休息。洛杉磯愛樂樂團的人下臺,暫時休息。搭建起的電影螢幕上,影像輪轉,在播放了一些關於中國抗戰的時事新聞之後,一隻雄獅陡然出現。每一個在座的人都知道,這是米高梅的電影開場了!
米高梅的雄獅咆哮之後,電影的題目顯示了出來——《龍種》!臺下的好萊塢眾人一陣驚詫:“米高梅的這部《龍種》不是要等兩個月才能上映麼?怎麼這麼快便製作好了?這場慈善晚會,居然是《龍種》的首映式!這麼慢的影像節奏,絕對不會是預告片!哦,mygod!凱瑟琳赫本剛才居然說了一句漢語……”
眾人驚詫的表情。讓餘生和梅耶十分之爽。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除了其質量之外,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出人預料與把握時機!
在梅耶選擇這部《龍種》進入拍攝計劃時,已經充分的考察了市場。這個時代的美國,並沒有一部正面反應這個時代中國人面貌與抗戰的電影。中國,對於大多數美國人而言,還是神秘並且陌生的。
因此,當賽珍珠的作品《龍種》出版後。立刻變成了美國人歡迎的暢銷書。賽珍珠此人,算是二十世紀前半葉,對中國友善、並且感情少有的真摯的美國人之一。在出生四個月後,便來到中國。先後在鎮江、宿州、南京、廬山等地生活了將近四十年。其人漢語十級自不必說。對中國的民俗文化,也是極為了解。據說,賽珍珠和徐志摩還有一段不清不楚的關係。
一九三一年,賽珍珠的《大地》出版。成為一九三一年和一九三二年全美最暢銷的書之一。有各種文字的譯本出世。這本書於一九三八年獲得諾貝爾獎。
在一九四二年。賽珍珠最後一次回到中國,此時的中國,已經陷入和日本人的對峙之中。由於戰爭的原因。賽珍珠沒能回到南京。但是,由於賽珍珠美國人的身份,仍舊見到了許多普通中國人不可見的資料。日本人針對中國人的南京大屠殺,讓曾經生活於此的賽珍珠憤怒至極。就此開始收集材料,創作《龍種》一書!
一九四二年三月,賽珍珠應英國BBC和美國之音廣播電臺邀請,開始用漢語向中國人介紹,美國人對中國抗戰的支援態度,以及已經採取的措施。隨後,《龍種》面世,此書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描寫南京西郊民眾在日本人侵略下的求存與反抗。此書成為全世界第一部記載與反應南京大屠殺的小說。書中大量以真實事件為基礎的故事情節,讓美國人動容。
而此時,由於日本人對美國珍珠港的偷襲,美國人又極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