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部分,文娛抗日上海灘,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可口可樂真正獲得喘息,經營獲得突破的時間,大概是在一九四三年末。餘生原本的打算是在此之前,收購一定數量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並大賺一筆。孰料,他千算萬算還是晚來一步,後世他看過的資料並不詳細。
其實,在伍德魯夫宣佈“五美分”計劃,並向外界傳送《完成最艱苦的戰鬥任務與休息的重要性》的小冊子之後,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便有了明顯的好轉。只是,這樣的資料後世語焉不詳,餘生並不知道。
在經營好轉,並且公司還大有希望的情況下,又有誰會把手中增值潛力巨大的股票低價賣給餘生呢?
餘大財主大撈一筆的計劃就此破滅。而市面上,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價格連連上揚,讓餘生頗為不爽。有便宜沒揀著的感覺比丟了錢還讓人心疼。思來想去,餘生決定另起爐灶,畢竟,後世知名的飲料品牌,可並不只有可口可樂一個!比如說,芬達!
其實,芬達與可口可樂也有些關係。在二戰前,德國人也非常喜歡可口可樂這種味道清甜可口的飲料。所以,可口可樂在德國也非常暢銷。到戰爭之前,一九三九年,可口可樂公司在德國已經有了四十三個裝瓶廠和六百多個分銷商。
到了一九四一年,美國人對德國實行了貿易禁運。而可口可樂的配方保密工作做得極好,到了後世,都沒有人知道細節。德國人沒有辦法獲得可口可樂的配方,原本的裝瓶廠工人和分銷商們就此失業。
為了混一口飯吃,德國人只能自己研製飲料。並最終研製出一種,用做起司後的乳清、榨蘋果汁留下的殘渣以及當時能夠獲得的其他水果為原料的飲料。味道和可口可樂截然不同。但仍舊味道很好。並且,以徵集比賽的方式,給新飲料起了“芬達”這個名字!在德語中的意思,就是幻想!
而且,這種飲料在上市後,非常受歡迎,僅一九四三年一年,芬達在德國的銷量就超過了三百萬瓶!
餘生在後世看過相關資料,也記得芬達在剛研製成功時大略的原始配方。並且,由於戰爭的原因,估計美國是不會保護德國人的專利的。即便餘生最終確定下來的配方,與德國人的芬達一模一樣,也不會有什麼糾紛存在。更不用說飲料這種東西,配方千差萬別,一模一樣的機率實在不大。
所以,餘生要做的,只是要註冊一個品牌,並聘請一個經驗豐富、在食品飲料方面有所研究的化學藥劑師,研製出芬達的配方,投入生產即可!
既然可口可樂可以被美國人接受,那麼芬達這種與可口可樂相似卻又不同的飲料在美國的銷路也不會太差。只不過,建廠和生產飲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以餘生的資本和人脈,也一時間忙得昏天黑地。一直忙到年底才把新的公司搭起一個具體的架構來。
第一百四十八章 音樂之聲
黃宗沾給他打來電話,他和黃柳霜不遺餘力拍攝的音樂劇《音樂之聲》已經拍完了!只需要餘生這個幕後大老闆,再看一遍樣片,提些修改意見即可完工!
在真實歷史上《音樂之聲》的拍攝時間很長,甚至在拍攝過程中,由於作為主演的七個小演員,由於都是出於身體生長的階段,都長高了不少。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拍攝技巧,讓這七個小演員的身高,在影片中保持一致。
不過,餘生用人得當,無論是黃宗沾還是黃柳霜,拍這部《音樂之聲》都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錢財和資歷。而是為了讓美國人為這部藝術傑作瞠目結舌,打破其對中國人在電影形象上固有的偏見。憤怒的力量極其強大,兩個對電影理解極深的中國人夜以繼日,不遺餘力的工作,讓電影拍攝的進度極快。
更何況,餘生給他們的劇本極其詳細,連動作、服飾、鏡頭運用等等都一一標註出來。讓黃宗沾少走了許多彎路。所以,從年初到年末,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部《音樂之聲》便已經成型!
員工這麼賣力,當老闆的餘生又有什麼可說的。餘生放下手頭的工作,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音樂之聲》的樣片。看完後,不得不承認,黃宗沾和黃柳霜確實是盡力了。
影片的開始,是和後世原作基本上相同的高山白雪,風雲卷舒,然後鏡頭才從高山而下,過度到青翠草地,白雲藍天。
餘生很是驚訝,後世的這個鏡頭,是導演讓攝影師在直升機上取的,花費不菲。而黃宗沾顯然沒有動用直升機,一段風捲雲舒的長鏡頭平穩有力,比後世原作中抖動不已的鏡頭要強還要出色許多!
而黃宗沾看著餘生驚訝的表情很是得意,他告訴餘生,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