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部分,見鬼現場回頭看身後,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受百姓愛戴。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公然發動侵華戰爭,三十多歲的他。義無反顧的參加了國民革命軍,保家衛國,展現中華好兒女的風采一面。
徐濟寧參軍後,就被就近分配到了國民革命軍的第八集團軍。這個第八集團軍實在是太有名了,軍長張發奎就不用多說了,這人物一直做到中華民國的陸軍總司令,是一名中國不可多得的將才,其中最有名的戰役,就是和第九集團軍的張治中一起聯袂參與了“八一三淞滬之戰”這一戰役雖然以中*隊失敗而告終。但有效的牽制日軍三個多月,這也讓日軍揚言三個月滅我中華的“戰略計劃”宣告失敗!而生在鄔熙的徐濟寧。參軍後參與的第一場戰鬥就是八一三淞滬會戰。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兩次抗擊日軍的淞滬會戰。第一次是以蔡廷鍇為總司令、蔣光鼐為總指揮的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1932年,日本製造一。二八事變(編者按:一。二八事變是日軍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1931年的918事變後日本在東北三省建立起的偽滿政權鬧劇的視線,於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自導自演了挑釁事件,這個挑釁事件實在是不敢恭維,是由日本臭名昭著的川島芳子一手策劃,她在1932年1月18日下午唆使2名日本日蓮宗僧人與3名日本信徒到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的三友實業社總廠去生事。日方5人在廠外觀看廠內工人義勇軍操練,並投擲石子挑釁,引發衝突。而之前川島芳子早已經僱傭打手扮成工人模樣混入人群。衝突中日方5人遭到不明人士攻擊,一人死亡,一人重傷,然而警察並未成功逮捕犯人,因此日本指控攻擊事件為中國人的工廠糾察隊所為。這事到了1月20日的凌晨開始升級,日本數十名日僑青年同志會成員趁夜放火焚燒了三友實業社,又砍死一名、砍傷兩名前來組織救火的工部局華人巡捕。隨後日方又組織了1200人的遊行隊伍前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煽動日本軍方出面干涉此事,在遊行途中,這1200人開始鬧事,打砸搶無所不為。隨後,日本方面做出響應,在1月21日由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村井倉松向當時的上海市長吳鐵城提出四點無理要求:1、上海市長對該事件進行公開道歉;2、逮捕和處罰作案者;3、對被害者進行經濟賠償;4、取締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國會為首的一切反日組織和團體。中方對於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予回應,於是,一。二八事變就這麼著粉墨登場了。),起先國民政府竟然採取了“忍讓政策”,說什麼“滬市為我經濟中心。總以和平應付、避免衝突為是。”在這種“忍讓政策”之下,上海市長全盤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四點無理要求,滿以為這樣就能平息戰亂。事實呢?事實證明:日本人就是一隻喂不飽的白眼狼,那邊堂而皇之的接受了中國的“道歉”。另一邊已然挑起了事端,突然進攻上海的閘北,淞滬會戰就此打響。歷時三個多月,最終在歐美各國的調停之下,於當年的5月5日簽訂了《中日停戰協定》,這個協定也為第二次淞滬會戰(1937年)的發生埋下了伏筆。這一場戰爭,我國已死傷一萬四千多名官兵的代價,阻擊了日軍的無理侵佔。在這裡需要交代一句的是:日軍的傷亡代價是3091名。跟中國官兵的傷亡比差不多是5::1,這個資料可以讓我們深思一下電視中的抗日神劇,那些導演和編劇是怎麼胡編亂造的,是怎麼腦洞大開的?
第二次淞滬會戰是第一次淞滬會戰後的五年後,為何說第一次的淞滬會戰會給五年後的第二次淞滬會戰埋下伏筆呢?就是那狗。日的《中日停戰協定》,該《停戰協定》中,竟然有這麼一條:中*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筆者每次想到這裡,都要狠狠的點上一顆香菸,猛抽一口,然後吐著口水自言自語道:“這算是哪門子的協定?自己的國家不能駐防自己的軍隊。丟人算是丟到家了。再來反觀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日本即在上海虹口、楊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也就是這個,給中國的第二次淞滬會戰的失敗埋下了重大的伏筆。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侵佔平津以後,又準備對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8月9日,日軍蓄意製造事端,派遣駐上海陸戰隊第一中隊長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齋滕要藏乘軍車闖入虹橋中*用飛機場,遭到中國守衛士兵的阻攔後。他們竟開槍打死一名機場衛兵。中*隊進行自衛反擊,當場將日軍官兵二人擊斃。這事件又是日本一手導演的。臭名昭著的“虹橋事件”,日本帝國主義以虹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