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部分,見鬼現場回頭看身後,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件為藉口。在命令大批日軍陸續登陸,派飛機在滬寧、滬杭線上空偵察的同時,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向上海市長提出如下要求——中國方面的事件責任者謝罪,並處刑;限制停戰協定(地區內)內保安隊員人數、裝備、駐軍地點;撤除該地區內所有防禦工事;設立監視以上實行的日支兵團委員會、力行取締排日抗日。
這一次,我們的老蔣同志算是硬氣了一把,斷然不能同意日方這樣的無理要求,既然你日本要跟我中國宣戰,那我中國就準備血戰到底。開什麼玩笑,上海是老蔣的龍興之地,豈能隨隨便便的就這麼給日軍顛覆的?日方見中國拒絕本方的要求,於8月13日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司令官下令全軍進入戰鬥狀態,嚴密警戒,並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派兵,作出了“不和南京政府談和平,要嚴厲懲罰南京政府。”的決定。(這也是後來日本為何會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慘案,源頭就在這裡。)
原本日軍8月13日就要打響淞滬會戰的第一槍,怎奈一場颱風的到來,把日軍的軍事行動延遲了一天,到8月14日,日軍率先襲擊了中國的杭州和廣德。中*隊立即反擊,中國空軍對上海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實行了轟炸。
老蔣在8月14日發表了《自衛抗戰宣告書》,等這份宣告書發表完畢後,老蔣才組建了第八、第九集團軍,抵抗日軍。看看這第八、第九集團軍是怎麼組成的,第八集團軍由蘇浙邊區部隊組成,張發奎擔任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並掃蕩浦東之敵。第九集團軍由京滬警備部隊改編以及張治中麾下的三個師、一個旅,再加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部組成,張治中擔任總司令,擔負反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任務。大家看到了嗎?我們軍隊的組成,竟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警察,戰鬥力低下可想而知。根據一些相關的史料記載。張治中是臨危受命,由於當時中國的交通條件有限,要在短時間內將張治中麾下的三個師、一個旅的所有兵力集結到上海。顯然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怎麼理解?大家千萬不能用現在的交通概念去揣摩當時的交通運力。誰都清楚:最快集結兵力的有效交通運輸是火車。可當時中國的鐵路並沒有如今的發達,很多地方是不通鐵路的。換而言之,張治中的三個師一個旅到了某地因為沒有鐵路怎麼辦?那就開始駁載,用大卡車運,運到前方,只有河,沒有公路怎麼辦?那繼續駁載,用船運。蔣介石在14日發表宣告後,才讓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進軍上海。命令之重。時間又短,這讓張治中非常為難。名義上是張治中麾下的三個師一個旅組建成第九集團軍,但實際上,真正開赴到上海主戰場的,壓根就沒有三個師、一個旅,可能就一個團、一個營。參與真正戰鬥的還是當地的保安、警察力量。所以,戰後很多人紛紛指責張治中不會打仗,擁有如此精良的裝備(編者按:當時第九集團軍是老蔣最為倚重的部隊,特別是宋希濂的36師,全部都是德式裝備。)。且張治中還參加過第一次淞滬會戰,最終還是失利。這其實真的有點冤枉張治中了,張治中的三個師一個旅沒有全部達到戰場。那其他的武裝力量呢?都是警察、保安,他們所使用的武器也可想而知了,都是漢陽造的中正步槍,跟日軍使用的步槍比起來,那真叫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先來說說小日本的步槍吧,基本上都是打一槍拉一下栓,速率快,精度準。而漢陽造的中正步槍竟然還沒有準星,憑感覺瞄準了就可以射擊了。這個精準度就不用說了,有多糟糕就有多糟糕。再來看那速率。中正步槍是出了名的配件組裝貨,什麼意思?就是幾把壞槍,將其拆卸,將其中好的部件重新組裝起一把槍。不管你怎麼組裝,這配件總有不磨合的地方,往往是打了一槍,手拉槍栓根本就拉不動,非得把槍豎在地上,然後用腳去蹬槍栓,所以漢陽造的中正步槍還有一個綽號,叫“腳蹬子”。這樣的射擊速率能夠日軍的比?人家打了四五槍,你才打了一槍,這樣的武器裝備實在是有點像小學生跟中學生幹仗的意思。除了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以外,人員構成也大不如日本。當時中國從事警察的都是些什麼人?不是文盲就是流氓,指望他們打仗,實在是一件極為奇葩的事情。當時中*隊的文化素質有多麼的低下,幾個細節可以說明一切:1、有很多老兵不知道燈泡是什麼玩意兒,看到發亮的燈泡,還以為可以湊上前點菸抽;2、不知道燈泡是什麼玩意,那就更不懂得電是什麼東西了,當時日軍在防禦系統中已經拉上了電網,我們軍人不懂呀,要突破那電網,就直接用大刀去砍電網,結果可想而知,人被掛了上去,其他的戰友也不明白什麼情況,見戰友掛在電網上,那趕緊去拉吧,結果,一個個都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