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爺能力實在有限,不僅辜負了袁世凱一片期望,更是讓北洋的舊臣們都看出幾分顏色。也因此才會引起段祺瑞後來的堅決反對。
如今能跟袁克定站在一塊的軍隊力量,只怕也只有陳文運和陸錦二人。
為了鋪墊自己太子爺的根基道路,袁克定當然要想方設法多拉攏一些手握軍權的人。而這一點似乎袁世凱也是默許的。
比起那些外人,袁肅與袁克定是同族堂兄弟,同時還受叔父袁世凱的多番提拔扶持,無論是人生命運還是仕途命運袁氏都有恩於袁肅。因此藉機拉攏一把袁肅,也不過是臨門一腳的事情,而且終歸是自家人,很多事情都更好商量。
袁肅心裡很清楚,這會兒他要想跳躍性的發展,無論如何都是要跟袁世凱巴結上關係。至於袁世凱稱帝之後所需要面對的情況,那就見機行事再說。
“克禮是我弟,今後大家都是自己人,勤走動勤聯絡,有什麼難處大家一次協商,有什麼好處大家也一起分享,可好?”袁克定笑呵呵的說道。
“大公子吩咐,我等自然遵從。”陸錦反應不太熱烈的說道。
“是極是極,既然是自己人,那今後大家都以大公子馬首是瞻。”陳文運還是明白袁克定的心思,當即推波助瀾的說道。
“兄長待弟如此,弟今後必以兄長為前驅,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袁肅自然也不能不識抬舉,連忙開口說的更顯魄力。
“呵呵,克禮你這話說的……哈哈,秀山兄、禹臣兄,你二人先去慶雲樓,我帶克禮先去見過我父親和姨娘,稍後便趕過去與你們相會。”袁克定笑不攏嘴的說道。
與陳文運、陸錦說完之後,袁克定這才帶著袁肅前往懷仁堂後院去見袁世凱。
北洋政府的辦公向來是有一個統一的慣例,那就是官僚只辦半天的公務,上午辦公,下午打麻將。諸如段祺瑞這樣的高階官僚亦不例外,往往中午返回官邸後,下午便在家中與人下棋博弈;至於馮國璋要比段祺瑞更誇張,每天必須睡到十二點鐘才會起床,下午也才處理一陣子的公務。
在整個北洋政府當中,也只有大總統袁世凱每天是沒有固定的時間,一旦有什麼要緊公務,哪怕是深更半夜都要秉燭處理。此時正值晚餐的時間段,然而袁世凱依然還在南邊的書房處理公務,陪同在側的除了秘書長張一鏖、高階幕僚長夏壽康、內務總長張國淦之外,還有兩名身穿軍裝的軍官,。
袁克定敲門而入,眾人都陸續回過頭看了過來,他只當在場的都是平日熟人,簡簡單單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大大咧咧的來找袁世凱面前說道:“爹,克禮賢弟來了。”
袁肅跟在袁克定身後,趁著袁克定說話的功夫,先一一的向張一鏖等人點頭示意,倒是那兩名身穿軍裝的軍官並不是熟悉。略微打量了一下,其中一人年約三十歲出頭,身材清瘦而筆挺,卻是陸軍少將軍銜。另外一人年紀稍輕,規規矩矩站在青年少將身後,領章上的軍銜是少校軍銜。
等到袁世凱從辦公桌後面抬起頭看向袁肅時,袁肅這才恭恭敬敬邁上前一步,向袁世凱行了一個晚輩見長輩的大禮。
袁世凱沒有站起身,只是帶著和藹的笑容伸手勸道:“克禮,自家人,大可不必如此。快快起來。我這邊還有一些要務須得先處理,就讓克定先招待你到處走動走動,晚些時候我再找你好好敘敘。”
袁肅躬身應道:“不敢叨擾叔父辦正經事,叔父毋須理會小侄,兄長待我很周到。”
袁世凱隨即又向袁克定囑咐了幾句,都是一些要好好招待袁肅以及多加細心注意一些之類的話。隨即袁克定便又帶著袁肅退出了書房,轉而往居院前去,陸陸續續拜見了大夫人和幾位姨夫人,前前後後花了大半個鐘頭的時間,這才結束了這一番傳統又複雜的禮儀。
一切都交代妥當,袁克定與袁肅出了懷仁堂,乘坐馬車由總統府正門出來,一路往慶雲樓前去。慶雲樓是北京最早的高階魯菜酒樓,始建於清道光一八二零年,坐落於菸袋斜街內,距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僅一步之遙,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
當年的瑞親王、恭親王、慶親王、定國公、安國公、武定侯都是此間常客。臺灣已故著名作家唐魯孫先生筆下多次提及什剎海慶雲樓。後因老闆另擇他業而關張。此後,原慶雲樓的骨幹流散他處,逐漸形成了後來京城著名的“八大樓”,即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今天袁克定帶袁肅前去的慶雲樓,正是重建之後的八大樓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