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重建的慶雲樓就位於北京西城區銀錠橋附近,銀錠橋位於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
一番拐彎抹角,袁克定與袁肅到達了慶雲樓前。
此時酒樓一樓大廳十分熱鬧,各式各樣的客人云集於此,觥籌交錯、歡聲笑語。
陳文運、陸錦二人的馬車就停在門外不遠,並且還專門留了幾名隨從在外面等候袁克定、袁肅二人。在看到袁克定、袁肅走出馬車後,這些隨從連忙堆著笑容迎接上前,招呼著二人走進大廳,直接來到二樓。
二樓大廳同樣有幾張桌子有客人,不過陳文運、陸錦二人所預定是二樓最大的包廂。
走進包廂,裡面是一張六人的小桌。桌子小了,顯得整個房間十分空曠。屋內除了陳文運、陸錦二人之外,還有另外兩名有一些年紀的客人,這兩位客人都是一副文人墨客般的打扮,穿著北方傳統的長衫,顯得很有一番仙風道骨。
…………………………………………………
【陳文運(1880年-?),字禹臣,河南光州人,新建陸軍隨營學堂被選派赴日學習學士。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第三期步科。歷任第三鎮第十標標統等職。1911年6月19日任陸軍第三鎮第六協統領(旅長)。
1912年10月7日任民國騎兵第一旅旅長,轄苑尚品、鄭後彥兩團。1912年10月8日,授陸軍少將。1913年參加察哈爾徵蒙作戰。1913。09。11授陸軍中將。1914年3月,率部參加鎮壓河南白朗起義。1916年8月4日任都護使充庫倫辦事大員,1917年3月31日免。1917年4月以陸軍中將銜任北京第二講武堂的校長。
1917年張勳復辟時,擔任討逆軍中路司令(東路段芝貴、西路曹錕)。1918年任中國參戰軍軍官教導團團長,1919年1月升任參戰軍第三師師長,8月該師改稱西北邊防軍第三師。1925年任段祺瑞執政府訓練總監部副監。解放後曾著《我所知道的皖系將領》、《復辟之役馬廠誓師親歷記》等。】
正文 第2章,昭然若揭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3…8 8:23:15 本章字數:2418
在見到袁克定出現,屋內的四人紛紛站起身來,客客氣氣的向袁克定行禮。
袁克定一副很受用的樣子,略略虛回了一禮,然後轉身向袁肅介紹道:“秀山、禹臣二人你是見過的,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楊度,楊皙子先生,是我父親身邊最得力的幕僚,也是顏派書法的集大成者。”
袁肅心頭稍微有了一些變化,不由的暗歎:籌安會的第一號人物都被邀請來了,當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他表面上依然是一副波瀾不驚,相反還露出欽佩之色,客客氣氣的與楊度握了握手,問禮道:“原來是大名鼎鼎的虎公先生,晚生慕名久矣,今日得以相見,實在是榮幸之至。”
楊度自有文人的一股高傲,不過他起初認為大總統和大公子都如此看重這位同族小輩,自己多多少少是要讓幾分面子的。沒想到才一見面,對方倒是先這番熱情客氣,頓時心頭感到很是得意。他和氣的笑了一陣,揮著手說道:“袁公子實在太客氣了,既是大公子的族弟,那大家都是自己人,平輩論交則已。”
袁克定又介紹道:“這位是孫毓筠,孫少候先生。孫先生可是當初同盟會骨幹之一,曾經親自參加過萍瀏醴起義,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呢。”
比起楊度,袁肅自然不是很瞭解孫毓筠,但是卻多多少少知道孫毓筠是籌安會的第二號人物。孫毓筠年齡要比楊度略年長一些,不過才氣和名聲卻沒有楊度那麼大。袁肅在與其問禮時,對方表現的要更加隨和自然一些。
介紹完畢,五人分主次落座。袁克定特別拉著袁肅坐在自己的身邊。
“今日設宴,正是為了向諸位引見我這位堂弟,袁克禮,字梓鏡。克禮賢弟的名聲相信諸位多少是有所耳聞的,之前一手操辦山海關賑災,後又率領南下鎮壓叛黨餘孽。年紀輕輕已經是建功豐碩。”袁克定簡略的說了一個開場白。
陳文運、陸錦、楊度、孫毓筠四人自然是對袁肅早有耳聞,更何況此次宴會是早先計劃好的,即便之前沒聽說過袁肅的情況,宴會前也會花點心思去收集或打聽。
“希望今晚這頓宴席過後,能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