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我攤牌了,我不裝了,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造反,就不擔心沐家造反嗎?”

朱楩可謂是苦口婆心,本來歷史就不是他的強項,此時卻也不得不引經據典,把為數不多的肚子裡的存貨都掏出來了。

本來他也確實感到憋屈,你們就只想著削藩是吧,那董卓,那項羽,那劉邦,你們是一個字都不說?

說白了就是藩王與世家和朝臣之間已經有了利益衝突。

滿嘴的仁義道德,內心裡卻都是一肚子的生意。

到最後,朱楩甚至不惜說出:“哪怕李世民弒兄篡位,可那仍然是李家唐朝的天下,不提後面的貞觀之治,至少國號不滅,還是李家子孫的血脈。”

“但是周朝,秦朝,漢朝,可是都被覆滅了啊。”

朱楩低下頭,眼眸也低垂著。

朱元璋渾身一震,看著朱楩,眼神複雜。

父子二人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朱元璋想給朱允炆這位新君登基鋪路,所以開始擔心藩王們的存在會威脅到朱允炆的地位。

可朱楩卻認為,哪怕他們這些藩王真要造反,那也是你的兒子,只不過不是朱允炆做皇帝罷了,可是天下還是大明江山,還是你朱元璋的子孫血脈當皇帝。

反正你都死了,今後不管大明江山是誰當家做主,也都是你的孩子,你又擔心什麼。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朱元璋明白了,朱楩仍然不打算服軟就範,仍然不會給朱允炆效力。

“你真要這麼犯渾嗎?”朱元璋痛心疾首的說道:“咱一再的忍耐,一再的規勸你,你真就要一條道走到黑?你是真以為咱不敢懲治你?”

實話實說,如果朱標還活著,朱元璋對待朱楩的態度就不一樣了,那時候朱楩將是朱標的威脅,前提是朱楩得對朱標效忠。

可是朱標死了,如今是朱允炆做儲君,那麼朱元璋所在意和所擔心的人,就都不一樣了。

於是藍玉死了,不但藍玉要死,還有一些人也該死。

此時的朱元璋所擔心的人,不再是朱楩,因為他不夠資格了。

朱元璋真正在意的威脅,其實是那幾個嫡子藩王才對。

這才是朱楩入京之後,朱元璋並未對他嚴懲,反而關照和包庇不少的原因所在。

此一時彼一時。

同時朱元璋一直想讓朱楩服軟,只要朱楩能夠支援朱允炆,那麼朱允炆的皇位將會無比穩固牢靠。

可是朱允炆與朱楩之間卻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就是,朱允炆是一定會削藩的。

朱元璋乃是洪武大帝,從朱允炆當初問出那句話的時候,就已經看出這小子的野心了。

只要自己一死,朱允炆是絕對容忍不了這些王叔的。

真到了那個時候該怎麼辦?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天下藩王起兵造反嗎?難道要鬧出比司馬家比劉家更大的笑話?

人家司馬家才只是八王亂政。

你們老朱家可是能耐了,二十多位藩王造反,可還行?

其實朱元璋自己又何嘗不是心亂如麻,這是自己的兒子,不是外人。

他可以對別人痛下殺手,什麼藍玉,什麼胡惟庸,什麼李善長,只要威脅到了國家穩定以及皇位皇權了,就都該殺,一個不留。

可他能把自己的兒子們趕盡殺絕嗎?

“其實還有個更好的辦法,”朱楩抬起頭望著朱元璋,毫無畏懼的說道:“把我貶為庶人吧,父皇,兒臣累了,這個藩王不要也罷。”

朱元璋渾身一震,接著冷笑道:“最好是把你流放到雲南去是吧?”

朱楩‘嘿嘿’一笑,說道:“到時候,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

“造反?”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是,別打斷我的話好吧,”朱楩翻了個白眼,也讓朱元璋翻了個白眼,這小子真是一點也不怕咱?

就聽朱楩接著說道:“其實所謂的藩王對我的限制反而更大,因為要顧及朝廷與您的存在,很多事都不能做,煩死了。不然我在雲南,早就殺的血流成河了。誰敢不服,直接殺光他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到時候我率領著忠心於我的部隊,南邊可以取安南,八百大甸,甚至是打下暹羅。西邊可取吐蕃,東察合臺汗國。”

“只要這些地方穩定下來,還能進一步去打老毛子的地盤。然後越過西伯利亞,從白令海進取美洲大陸。”

“連當初成吉思汗都沒踏足的土地,那裡才是肥沃的寶地,不但地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