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還可以再翻翻《明史》,江海潛尋,靈犀無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風蕭瑟,江面的水位持續降低。 經過幾個月的招標、籌備,三天後,“長江口四號”沉船遺址的圍堰工作,即將動工。 在此之前,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成員,要對遺址水域進行最後一次探摸,以確認有無遺漏文物,施工方案是否可靠。 輪船開到遺址水面,三組潛水員已全部就位。蒲濤、李浩然,張馳、梁寬,都是好搭檔。 只有郭超仁和他的潛伴,是臨時組成的。眼下,郭超仁看了看身邊這位身材有點發福的“臨時潛伴”,心裡有點發愁。 不是別人,正是盧威。 幾個月前,拍板定調之後,盧威便到寧波去指導工作了。蒲濤、李浩然、梁寬、張馳四人,還被派過去觀摩學習,近距離感受“中國考古02”號船的魅力。 盧威駐紮在寧波的“水下文物普查”專案組,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直到前天才又回到“長江口四號”專案考古隊中。 本來,郭超仁、耿嶽已經鍛鍊好身體,準備合作完成工作,誰也沒想到,昨天耿嶽的妻子李芸突發胰腺炎,住進了醫院,要動手術。 這可把耿嶽愁壞了! 上有老,下有小,最小的那個還嗷嗷待哺!實在沒辦法,耿嶽只能臨時請假,在醫院陪護。 就在這時,盧威說,耿嶽放心去陪護,他可以頂替。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驚住了,尤其是郭超仁。 嘴裡他不敢說“No”,心裡已經腹誹過幾次了。開什麼玩笑! 和郭超仁一樣,軍人出身的盧威,是三級潛水員,曾經也參與過不少重大水下考古專案,但那是曾經。 大概在他30歲退伍的時候,便進了國家文物局,兩年後他進了領導層,再一年,便來到“長江口三號”專案組鍛鍊,然後處分了郭超仁、陳安宇。 自打盧威進文物局之後,就沒下過水。郭超仁並不認為,他老人家還能幹這活。 此時,站在甲板上,看著蒲濤、李浩然配合默契地下水,郭超仁不禁沉默。 他習慣用沉默表達著困惑和不滿。 下一秒,盧威走到他身後,輕咳一聲。 郭超仁扭頭一看,身子微微一縮:“盧主任好!” 見盧威已經換上了潛水服,郭超仁暗忖道:您老人家也不用這麼積極吧? 盧威見他拘謹又困惑,咧嘴笑了笑:“我又不會吃了你,你不用緊張!” “沒,沒,不緊張。” “你叫什麼名字?” “郭超仁。” “哦,那就行,不叫‘不緊張’就行。” 多年前,春晚裡的梗,被盧威拿來用。郭超仁頓時更嫌棄了,真是個“老幹部”! 盧威皺皺眉:“你不會嫌我老吧?” 郭超仁要吐血了。這人還會讀心術? “沒有,沒有的事,盧主任,您這麼年輕!我只是……您知道的,潛伴要有默契。所以,有一點不適應!” 這話雖非肺腑之言,但卻是事實。 算算年齡,盧威才三十八九歲,確實年輕。王逸少這麼大的時候,也還在做潛水探尋的事。 此外,郭超仁確實擔心,他和盧威沒有一點默契,在水下無法互相照應。 不過,水底不深,萬一有什麼情況,也能隨機應變。 盧威聽他說得還算真誠,便說:“這個不難。我們不是已經對過手勢了?再來一遍吧!” 郭超仁努力堆出一臉笑意:“好!好!好!” 盧威很快進入狀態,打起了手勢。郭超仁忙和他對手勢。對了一個又一個。 餘光裡,有人在附近拍照,拍的就是他和盧威。郭超仁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是童嫿。 而且,他還知道,童嫿會把這張合照發出來,狠狠地煽一下情,寫點“領導親力親為,與考古隊員友好互動”之類的東西。 郭超仁只覺頭大如鬥。 其實,他很想說,要不我和張馳、梁寬一起下水吧,潛伴也可以是三個。 我倆不熟,不熟,不熟…… 當然,只是這麼想,半個字不敢說。 沒多久,蒲濤、李浩然回來,進了減壓艙。張馳、梁寬互相做好安全檢查後,也下水執行任務了。 郭超仁腳趾頭有點癢,但強行摁住不動,保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意,和盧威坐在甲板上休息。 垂目看著江面,漣漪不斷。 過了會兒,突然聽得盧威問:“你看《蘇軾傳》了嗎?” 郭超仁如實回答:“看了,看了。” “有什麼體會?” “有。”郭超仁搜腸刮肚,把高中、大學老師教的那些高大上的說辭,一股腦兒背了出來。 洋洋灑灑一大篇,掉夠了書袋,沒想到只換得盧威輕輕一嗤。 郭超仁沉默了,這是多說多錯嗎? 片刻後,盧威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沒什麼體會,還可以再翻翻《明史》。” 郭超仁眼前一黑,仔細回想今天是不是沒看黃曆。 他沒記錯的話,《宋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卷帙浩繁的兩套…… 盧威接著說:“不用都讀,看看《張居正傳》就行。” 郭超仁總算鬆了口氣,點頭如搗蒜:“好!好!盧主任!今天回去就看!” “嗯,好好體會,想一想,他們年輕的時……” 突然進了一個電話,打斷了盧威的話。 他接起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