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江海潛尋,靈犀無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午十一點半,虹橋火車站。 梁寬、郭超仁站在火車站外,打著牌子迎接高盛老師。 這出自郭超仁的建議。他說,高盛老師難得來一次,不隆重不足以表達考古所的敬意。 梁寬便點了同意了。這傢伙,對這事熱心得很,也是出乎意料。 不過,梁寬和郭超仁已經修復好了關係,彼此都沒有嫌隙,梁寬也不必存什麼戒心。 時間到,從南京開往上海的動車停戰,兩分鐘後人潮湧動,“後浪”逐著“前浪”,看得人花了眼。 梁寬、郭超仁都有些無奈。 突然間,一個高個子男人指了指牌子,對身邊一位墨綠旗袍的中年女士說了句話。 兩人便穿過人群走了過去,走到梁寬身前。梁寬眼睛登時亮了。 好在有歡迎牌! “高老師!好久不見!哎呀!夏老師也來了!好激動啊我!” 梁寬是真高興,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出了站臺,人流漸稀,彼此說話都能聽得清了,梁寬才給雙方互相介紹:“這是江寧大學的高老師,這是江寧大學的夏至清夏老師,這是我的校友兼同事郭超仁!”【注1】 “叫我小超就好啦!”郭超仁適時套起了近乎,“高老師好,夏老師好。” 他沒有多問,只暗暗打量了一下。這位夏老師,生得斯文儒雅,看起來有些面善,但又想不起細節了。 夏至清卻做起自我介紹來:“我要去開個‘元明歷史學術研討會’,時間和高老師差不多,就一起過來了。” “哦,夏老師教歷史的。”郭超仁反應過來,他還以為夏老師是高老師的助教。 “是的。”夏至清笑答。 梁寬忙解釋:“是這樣的,夏老師是我師妹金珊珊的老公,江寧大學的歷史教授。年輕有為,我輩楷模!” 郭超仁心裡一訝,又打量了一下夏至清。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可能比任燃還小一點。 歷史教授?厲害啊! 再一想,郭超仁突然記起來了,一年前他看過南京市評選的“南京市十大優秀青年教師”,似乎就有一個人叫“夏至清”。 也難怪他有印象,因為那次評選,還對十大青年做過訪問,有記者問過夏至清,他的名字有什麼寓意。 當時,夏至清解釋說,老夏是中學歷史教師,就給小夏取了“至清”二字,希望兒子能繼承他的衣缽,把“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歷史學個遍。 當時,郭超仁心想,這名取得也真是絕了。 念及此,郭超仁對夏至清好感又多了一層。 按夏至清的打算,出了站臺就要去酒店簽到,但因為梁寬、郭超仁的盛情邀請,他也卻之不恭,臨時決定先和他們吃一頓飯,再去酒店簽到。 午飯定在一家本幫菜館,以“濃油赤醬”著稱。其中,草頭圈子是店裡的招牌菜。 南京、上海兩地隔得不遠,夏至清也曾來過數次上海,但他對吃喝並不特別在意,還是第一次看到“草頭圈子”這樣的菜名。 等到菜端了上來,才知是“紅燒圈子”“生煸草頭”拼合而成的菜餚。“圈子”,說的是豬大腸;“草頭”則是指“苜蓿”。 上菜的服務員很熱心地介紹道:“‘肥腸圈子’要用小火慢燜,‘草頭’要用急火快炒。您嘗一嘗,肥腸紅潤明亮、口感豐腴,草頭清淡爽口,還帶著一點脆,拼合在一起,風味非常獨特!” 夏至清瞄了瞄草頭,有點困惑:“為什麼叫‘草頭’。” “哎喲,您這可把我問住了,”服務員換了方言腔調,“‘草頭’是上海的土閒話,一直這樣叫啦!您慢用!” 說罷,服務員笑吟吟地退下了。 郭超仁忙招呼道:“高老師、夏老師,快動筷子吧!” 四人邊吃飯,邊閒聊,越聊越有興致,特別是說起上海的風物人情。 高盛笑了笑:“我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來又在上海、南京兩頭跑,對這座城市有感情。” 她看著夏至清,問:“你知道,上海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嗎?” 夏至清琢磨了一下:“不響?” 一句話,同時逗笑三個人。當然,他是故意的,看著挺寡言少語的,沒想到還會開玩笑。 2023年底,電視劇《繁花》成為爆款熱劇。在原著裡,金宇澄用了一千多處“不響”,有的是字面上的“不吭聲”,有的相當於“好吧”的意思,有的又有“抗議”或是“看笑話”的意味…… 不一而足。 夏至清見他們在笑,便感慨道:“‘不響’,真挺好的!我看過一些訪談。在導演的理解裡,“不響”更像是一種藝術的留白,所以他要‘補白’一個時代弄潮兒的故事,‘給出一個在原著裡看不到的上海阿寶’。” 沒想到,他不是在開玩笑。 郭超仁頓時肅然起敬:“有道理!時代的弄潮兒,就要有‘不響’的精神!” 閒聊中,郭超仁瞭解到,夏至清主攻中古歷史,之後則轉移到元明時期。【注2】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