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金箔膠成分檢測,江海潛尋,靈犀無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趙函式家出來後,王逸少鬆了口氣,對郭超仁說:“趙所長,你二師公罩著你,我就不擔心了。” “擔心什麼?”郭超仁一邊開車門,一邊問。 “你說呢?”王逸少睨他一眼。 “怕我被人針對?”郭超仁撓撓頭,“不能吧,匡局也就罵我一頓了事,還能真生我氣啊,他又不是……” 郭超仁把那個人的名字嚥了回去。 他沒說,王逸少也不好說,只得說:“總之,就算以後有人要說你們幾個自作主張,也不用擔心就行了。” “嗯,師父,安全帶沒繫好。” 王逸少繫好安全帶,吁了一口氣:“說起來真的好險啊,你剛聽你二師公說了吧?上面本來打算把專項經費撥給河南那邊,好在我們這個專案的呼聲高,這才優先照顧的。” 郭超仁一臉笑意:“河南、陝西的田野考古專案很多,不差那一個兩個的。晚一點也不礙事。我們這兒就不同了,萬一呢……” 萬一,它正是大家所期待的元代沉船呢?畢竟也有一半機率,不是嗎? 再說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又被童嫿所肯定的那樣,他們只有運用科學手段開啟沉船這個“大盲盒”,才能回到歷史第一現場,關注微觀的人與物,進而見微知著,獲取更多的歷史人文資訊。 所以,即便這艘沉船不是元代的,也不影響他們的熾熱的決心。 專案重新啟動的具體時間,還在計劃之中,但郭超仁閒不下來,幾乎每天都在等待金箔所用膠水的成分檢測報告。 自打考古隊暫停工作,金箔貼金碗就被帶回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妥善安置下來。主持檢測的衛康主任,一貫是不積極的,聲稱想法雖好,但得等到上級部門批准,才會動手做檢測。 郭超仁知道衛康是個倔性子,逼他不得,就只能耐著性子等下去。 現代所用的膠水,是由溶劑、聚合物、填料、新增劑等化學物質組成的一種複雜混合物。 在檢測過程中,可能會用到一系列化學分析技術、儀器裝置,比如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高效液相色譜(HPLC),紅外光譜(IR)。 衛康認為,要想測明古法所用的膠水成分,可能要呼叫所有的儀器進行綜合分析。因為,時代實在太久了,膠水的性質很有可能發生變化,這給鑑定過程帶來了很大的干擾。 此外,古法所用的膠水,是否能透過這些儀器進行精準檢測,還不好說。 那麼,到底是魚鰾、構樹津液、豆漿黏液、大蒜液,還是冰糖水呢?什麼樣的膠水,才能讓金箔貼合得那麼好? 得到批准之後,衛康二話沒說,帶著徒弟就投入實驗室裡。一天之後,他們給出了判斷——魚鰾。 這個結論,並不讓人意外。因為,魚鰾膠水的牢固性,是有目共睹的,它也適用於各種材質,相當於古代的“502膠”。 拿到結論後,郭超仁、耿嶽開始準備論文,查閱多種文獻資料。這是王逸少的意思。耿嶽半路出家,急需一些論文專著,來“鎮場子”。當然,這也是一種鍛鍊。 對於王逸少的做法,大家都很是服膺。這麼多年來,他處事公正、關愛新人,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 關於論文的結構,郭超仁、耿嶽進行了很多次探討,最後決定以“魚鰾膠的藥用價值”為引。 據《本草綱目》稱,魚鰾膠有補精益血、強腎固本的功效,還被譽為“軟黃金”。因此,到了現當代,中醫處方里仍有魚鰾膠,當然價格也是極為昂貴。 而在食用過程中,人們開始注意到,魚鰾膠有很強的粘度,尤其是熬製藥膠過頭的膠,強度更大。 郭超仁懷疑,金箔貼金碗所用的魚鰾膠,就是這種熬製過頭的膠,否則很難解釋一個銀胎貼金箔的碗,在河底埋了好幾百年,還能做到貼合緊實、光亮如新。 耿嶽梳理了一遍文獻資料,感慨叢生:“古人用的膠很神奇,很厲害,既綠色環保,粘性牢固,還不會傷到傢俱的木質結構。我以前關注過榫卯結構,知道它可以隨意拆卸組裝,但沒注意到,有的榫卯裡還塗了膠。” “是哦,遇到榫卯之間的空隙,有經驗的匠人不是拿膠去堵的,而是靠鰾搓嚴的。技藝精湛的匠人,搓出來之後省鰾又嚴實。一件使好鰾的木工活兒,就算是用錘子砸,也無濟於事,使過鰾的榫卯接合處,也不會裂開。” 傢俱的組裝,也叫做“攢活”“使鰾”,匠人們會先在榫卯接合部位刷鰾膠,再來進行組裝。這和現在的傢俱製造行業不同。他們往往不注重精細打磨,反而仰賴於化學膠,以至於出現“嚴不嚴,拿膠填”的現象。 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鰾膠的製作過程複雜,熬製凝固耗時較長,造價就不菲了。所以,在過去,“省鰾”是一門手藝。 “怎麼才能省鰾?”耿嶽很好奇。 “這就超出我的認知了,”郭超仁笑,“我要知道這個,那還不得橫著走。”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