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3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丫�芄話踩�拇又卸�厙�竦檬�妥試戳恕5�牽�聳比氈競>�鬧饕�撾袷強刂莆魈�窖笥肽現洩�#��圓⒚揮辛α殼俺鯰《妊螅�粽街洩�撓《妊蠼⒍櫻�
日本的南進計劃到此時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行動。現在,日本已經控制了東南亞地區的島嶼。向南,日本已經威脅到了澳大利亞。如果日本膽子再大一點的話,只要攻佔了澳大利亞,就能夠獲得足夠的戰爭物資,因為澳大利亞的資源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要進攻澳大利亞的話,日本就得冒著與美國開展的危險了!現在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就只有澳大利亞這一個支撐點,而且澳大利亞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國之一。所以,日本在決定同時迎戰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前,恐怕是給他個天做膽,也不敢南下進攻澳大利亞吧!
同時,日本可以前出印度洋,從中國的印度洋艦隊手中奪去印度洋的制海權,進一步控制印度洋上的航線,奪取印度洋地區的資源。但是,日本海軍如果向印度洋前進的話,必然導致日本在西太平洋與南中國海的實力受到嚴重削弱,為中國海軍的反擊創造機會。所以,日本海軍絕對不敢冒著失去西太平洋制海權的危險,讓主力艦隊前出印度洋。所以,現在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權還是有所保證的!
另外,日本還可以北上登陸中南半島,攻佔馬來西亞的西部地區,然後進攻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越南等國,徹底瓦解中國在中南半島上的勢力,為進攻中國西南地區做好準備。當然,走這一條路的風險也絕對不小。開戰到現在,日本還沒有與中國發生大規模的地面衝突,也就是說,日本陸軍還不與中國陸軍交手。雖然日本陸軍部的將領都吹噓著自己的能耐,認為日本陸軍能夠戰勝中國陸軍,但是隻要理智一點的日本將領心裡都清楚,要戰勝中國陸軍,日本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而且現代化的地面戰對戰爭物資的要求太高了,日本現在還沒有這個實力支援起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戰爭。所以,登陸中南半島並不是一件理智的行動,極有可能導致日本的全面戰敗!
其實,日本到現在,已經顯得非常尷尬了。在南線戰場上,日本海軍只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控制了南中國海的大部分資源,同時切斷了中國通往中東與東非地區的海上交通線。但是,這也直接導致戰線過長,兵力嚴重分散的後果。現在,日本海軍80%的實力被牽制在了東南亞地區,另外陸軍有15個師團被牽制在了東南亞地區,主要是對付各地的抵抗組織,保護資源生產基地!而隨著戰線拉長,日本這架戰爭機器的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
同時,在完成了南下計劃之後,陸軍部與海軍部之間的矛盾再次暴露了出來。現在,陸軍要求儘快北上,攻佔朝鮮半島,然後進入中國東北地區,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海軍部仍然要求繼續維持在南部戰場上的兵力,穩固現在的佔領區,至少等到東南亞地區穩定之後再北上進攻朝鮮。另外,海軍部還提出了一個龐大的戰略計劃,要求向印度洋進攻,控制印度南部與斯里蘭卡,完成控制印度洋航線的任務。
可以看出來,日本在這個時候陷入了矛盾之中,到底向什麼方向發展,成為了日本軍部最關心的問題。而這,也再一次體現出了日本在戰略方面的短視。如果是中國製訂這一計劃的話,肯定會事先就安排好各方面的行動步驟,並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同時,這也暴露出了日本軍隊內部,海軍與陸軍之間的嚴重矛盾。雖然在戰場上,日本海陸軍在協同作戰,但是這仍然嚴重的影響到了日本軍隊的發揮!
在完成了攻佔東南亞地區的行動之後,日本的戰略擴張達到了頂峰。雖然之後日本仍然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戰略進攻行動,但是並沒有很大改變日本控制的範圍。可以說,這也是日本實力的代表,日本的能力,只能讓他控制這麼大的範圍。而在日本的戰略進攻陷入僵局的時候,中國的行動也要開始了!
第十三章 大洋之戰
第十三章 大洋之戰
眾所周知,日本向東南亞地區的進攻,將中日戰爭推向了高潮。但是,以日本的國力,能夠迅速佔領東南亞地區,並且控制東南亞地區的資源,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在日本佔領了東南亞地區,兵力已經極度分散的時候,中國的反擊行動也即將開始了!
在中國開始正面反擊作戰之前,首先想到的是強化自己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權問題,而並不是立即在西太平洋上與日本交戰!誰都知道,現在中國進口石油的60%來自中東與海灣地區,其中,75%是依靠海路運輸。而這些石油頭需要透過馬六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