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5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40軍則調動到了蒙特莫雷洛斯,為地面裝甲部隊提供支援!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魏明濤擺出的是一個口袋陣,幾乎把蒙特雷東北方向上的所有防禦力量都撤了下來,將主力部隊分散在戰場的四周,就等著美軍來鑽這個口袋!當然,如果單純從用兵的角度來看,魏明濤這種戰場部署是很危險的,如果美軍知道了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的話,那麼就肯定會集中力量一個個消滅這些基本上孤立出來的中國軍隊。而讓魏明濤做出這種大膽部署的原因就是美軍沒有可能掌握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他一方面讓二線部隊在前線偽裝成主力部隊,迷惑美軍的情報偵察系統。另外一方面,主力部隊的調動是在美軍的進攻開始之前24小時進行的。當然,魏明濤能夠這麼做,除了美軍的情報蒐集能力已經相當 乏之外,他能夠熟悉的掌握戰場情況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了!
完成了這一戰場部署之後,魏明濤就已經在前線集結了至少35萬的主力部隊,另外還有近40萬二線部隊以及外籍軍團,其他盟國的軍隊作為預備隊。而此時,蒙特雷南面的美軍已經被完全消滅了,所以魏明濤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來進行這場戰鬥,而不用考慮後方的威脅!
從戰術安排上來看,魏明濤與餘彬的差別是很大的,魏明濤將作戰的重心放在了地面裝甲部隊的身上,而不是火力打擊部隊的身上。當然,魏明濤也不是不注重火力打擊的效果,只不過,從節約的原則考慮,他必須要儘量節省彈藥的消耗,也就只能將重點放到地面部隊的身上了。另外,魏明濤也對自己的地面部隊有足夠的信心,他所使用的主力部隊都是真正的王牌部隊,而且他也對這些部隊相當瞭解,這與餘彬不同,餘彬對他手下的地面部隊的瞭解還不多,雖然也有不少的主力部隊,但是他仍然不敢把希望都寄託在他們的身上,因此就只能夠倚重更為保險的空軍了!
美軍的反擊來得異常的猛烈,而且為了支援進攻部隊,美軍還破天荒的集結了上千門的遠端火炮,至少三支戰術航空隊在反擊之前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火力準備。但是無一例外的,暴露了位置的美軍炮兵,以及參戰的美國空軍都成為了中國空軍的獵殺物件!魏明濤是不會容忍美軍的火力打擊部隊在他的頭上作威作福的,即使美軍遠端炮兵與空軍打擊的多半都是假目標,他也不會讓這些火力打擊部隊繼續生存下去。在戰鬥的第一階段,就是中美空軍爭奪戰場上空的制空權,以及雙方遠端炮兵之間的炮戰!
魏明濤沒有餘彬那麼富裕,他在總參謀部最大的靠山就是餘彬,而現在餘彬成了他的競爭對手,他自然不能指望能夠得到多少的照顧了!雖然,魏明濤並沒有對作戰物資的分配比例表示什麼不滿,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說裡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得精打細算,節約著使用每一份力量!
當時,部署在墨西哥地區,以及古巴等加勒比海國家的空軍部隊只有三個戰術航空隊,而且不是由秦空負責指揮的(秦空的重點是負責協同大西洋戰區的行動,而且他已經把司令部從古巴轉移到了冰島去)。整個戰區的空軍作戰力量只有2100架作戰飛機,其中承擔對地攻擊任務的戰機只有1500架左右,而制空戰機只有不到500架,另外還有部分電子支援戰機。這點空中兵力並不算少,至少比美國空軍當時部署在南部戰區的空軍要多一些,但是比起餘彬那邊的空軍投入,魏明濤還無法在戰場上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
相比而言,魏明濤更加重視遠端炮兵的使用,當時魏明濤手下的遠端炮兵是最多的,比餘彬手裡的遠端炮兵還要多出很多!僅僅是前線主力部隊所裝備的遠端火炮數量就超過了1500門(這不包括支援性炮兵在內),另外,還有三個單獨的炮兵軍,擁有2400門左右的火炮!而當時中國軍隊擁有的地面遠端火炮(包括火箭炮)的總量只有5500門,而在魏明濤這邊就有3900門,佔到了總數的70%以上!
當然,魏明濤手裡還有一點優勢力量,即當時在墨西哥西部近海地區活動的機動艦隊將全力支援魏明濤這邊的作戰行動,雖然艦隊距離戰區是遠了一點,但是艦隊的能力還是能夠得到發揮的。
而且有了這支艦隊,以及部分仍然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陸戰隊,魏明濤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以魏明濤的指揮風格,有了這些打擊兵力,其實他已經覺得很滿足了。而在前面的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雖然空軍投入的兵力不是很多,但是在擁有完全的制資訊權,以及強大的支援性力量的幫助下,美國空軍即使投入了更多的制空戰機,但是卻沒有能夠奪取制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