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一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李泰編輯括地誌,推背圖之大唐帝國,鹿門一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上次奪嫡風波後,李泰在魏王府常常怏怏不樂。王珪看出了李泰不甘心沉淪的心思。就試探地問道:“魏王殿下,你為何數日來悶悶不樂?”

李泰答道:“前些日子朝廷裡盛傳小王有奪嫡之心,現在小王是處處小心謹慎,生怕再造事端。”

王珪微笑著說:“魏王殿下,您大可不必因噎廢食,可以另闢蹊徑?”

李泰一聽王珪說有辦法,急忙躬身向王珪請教:“請先生明示!”

王珪徐徐說道:“我說的另闢蹊徑是,孫子兵法雲: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但聞其詳!” 李泰問道。

“其策略是效法聖上當年的韜光養晦、博取盛名。當年聖上受封天策上將之後,高祖(李淵)也曾意識到聖上的兵權過大,於是開始限制聖上的兵權,讓聖上留在長安做一個閒散王爺。而聖上為了讓高祖和隱太子(李建成)安心,在自己的天策府內建立了一個文學館,以研究學問為名,找了房玄齡、杜如晦、杜淹、虞世南、于志寧等十八位學士常討論政事、典籍。後來,這十八位學士,成了李世民奪嫡大戰當中的智囊團,幫聖上策劃了很多事情。聖上登基之後,這十八位學士不少人成為大唐的宰相!這就是傳為佳話的‘十八學士登瀛洲’。”

“此計甚妙!先生是建議小王效法聖上當年以設文學館的名義,延攬天下英才為我所用。”李泰為人聰慧過人,經王珪一點撥就通。

“魏王,我們延攬學士們在魏王府編輯《括地誌》的書。這本《括地誌》,將成為大唐第一部地理百科全書。這部書編輯完成之後,殿下的聲望將瞬間大漲,從此以後殿下將從一個閒散王爺,一躍成為當世大儒。到當時,殿下的聲望將遠遠超過太子,那麼以後做一切事都順理成章。”

“明白了!” 李泰大喜。

次日,在朝堂上,李泰上奏:“兒臣向聖上奏請:在魏王府設定文學館,專門修撰《括地誌》,將全國劃分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以州為單位,分述各縣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編著了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時代行政區劃和地理情況的百科全書。”

李世民大喜,於是下詔命:“在魏王府內設定文學館。”

李泰一看李世民恩准了,就趁火打鐵,奏請:“請聖上恩准,撥付給兒臣用於編輯書籍的經費及招攬人才。”

李世民聽罷,非常豪爽地答應:“詔命戶部度支用於編輯書籍的經費;由衛尉供設帷帳,光祿寺供給膳食;至於人才,可以從朝堂之中的大臣中挑選。”

於是,李泰在魏王府裡設定了文學館,從朝臣中遴選出飽學之士: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等人,在李泰的主持下,由這些學士們共同修撰《括地誌》。長安城內的貴族子弟也來這裡湊熱鬧,搞得魏王府門庭若市。

由於修撰《括地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導致了李泰每月的供給遠遠超過了太子李承乾,諫議大夫褚遂良進諫道:

“自古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太子為國家的儲君,所以可以用物不計多寡,地位僅次於聖上,其他皇子均不得攀比,這是為了杜絕其他皇子有覬覦太子之位的禍源。自古國家就有嫡庶之分,庶子雖受皇帝寵愛,用物不得超過嫡子。如果應該親近的人反被疏遠,應該尊貴的人反被輕視,就會使私恩危害公義,迷惑人心,攪亂國家。現在魏王的供給物品超過了東宮,朝臣們都認為不妥。從前西漢竇太后喜愛梁莊王,封賜給他四十餘城。梁莊王修築苑囿三百里,修建宮室耗費資財鉅萬,得到漢景帝賞賜的天子旌旗,出門的排場效仿天子,隨從動輒千乘萬騎的帝王待遇,一不得志,就發病而死。現在聖上為魏王長久之計考慮,應當警戒他注意節儉,還應選擇德能雙馨的師傅教育他謙虛儉樸,勉勵他學好經典,使他成為有德之人,這才是保全魏王長久之策。”

李世民聽罷褚遂良的諫言後,默然長久,感嘆道:“看來教育子女,朕遠不如文德皇后。”

自魏王府設定文學館以來,李泰以王珪為謀主,趁機招攬了駙馬都尉柴令武(柴紹之子)、房遺愛(房玄齡之子)等人充當心腹,以韋挺、杜楚客(杜如晦之弟)等人為魏王府事,幫助李泰賄賂饋贈朝中重臣,攀附結黨。

雖然魏王府已是人才濟濟,但是王珪還是不甚滿意,他覺得李泰最需要招攬像袁天綱這樣當世奇才。於是,王珪對李泰引薦道:

“魏王殿下,袁天綱乃當代諸葛孔明,當年玄武門之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修之風流邪神

放縱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