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姜予安,你安分點。,離婚後,假千金她拒不復婚,魚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如此,我就如張良大家所言,說說我的題目吧。”

“我有一把斧頭,在刀刃換了3次,刀柄也換了4次後,你認為這把斧頭還是先前那把斧頭嗎?”

諸葛亮看著張良,說出了自己的辯題。

在他問出最後那句話的時候,伏念和顏路的目光都不由地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這個辯題,細想之下,甚至要勝過剛剛張良所說的著名辯題“狗非犬”,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對方設下的圈套。

如果諸葛亮真是百家之輩,他完全可以用這個辯題,在不同國家建立自己的學派。

張良頓時遲疑起來,饒是他聰明伶俐,此時也是無言以對。

不管是哪種答案,都會落入諸葛亮的圈套之中。

他想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回答,而是說道:“諸葛大人,你是如何想到這樣的辯題的?”

“張良回答不上來,還望諸葛大人指點一二。”

話是這樣說,但是張良相信諸葛亮也說不清楚。

“這個題目,來源於生活。人在山中,自然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斧頭。張良大家不知道如何反駁,那麼,在場可有大家,能反駁我的辯題呢?”

諸葛亮向小聖賢園的眾人問道,目光一一在儒家弟子身上轉了一圈,最後落在了小聖賢園的伏念和顏路的身上。

這一刻,整個園內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可以反駁諸葛亮。

儒家門生們不是用衣袖遮住了臉,就是別開了臉,不敢與諸葛亮的目光對峙,只有顏路、伏念幾個人敢於直視諸葛。

“呵呵,在座的都是享譽各國的大家名仕,但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反駁我的辯題。要不然,各位直接自刎吧,省得留在世上被人笑話!”

“我們確實不能反駁這個辯題,但是,你又能反駁的了嗎?”

小聖賢園中,有儒家的人站了起來,對著諸葛亮發難。

“本來我是很崇拜儒家的人的,在聽說可以和儒家三大才子張良先生爭辯時,還很開心。原先以為可以以儒家的權威、好惡之類來爭辯,誰知道張良大家竟然會用狗非犬這種辯題來質詢我。”

諸葛亮看著一群儒家弟子,眼神銳利得像天上的星星,讓人不敢看他的眼睛:“我問的這個辯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我並不會迴避,也不覺得丟臉。”

“君子之儒者,忠君愛國,為天下蒼生。

如果文人,只學於文字,專注於繪畫,專注於筆墨,以青年為詩,雖然有千言萬語,但實際卻毫無意義。若以狡詐著稱為大師,委曲求全,必自尋死路,這就是所謂的君子之士。每日千言萬語,又有甚麼值得真正學習的地方?”

“如此一來,儒家之中,君子與小人,可還有區別?”

諸葛亮這麼一說,儒門的年輕弟子們都是義憤填膺,而伏念和顏路則是渾身一震,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張良滿臉通紅,他現在只想挖個洞躲起來,太打臉了。

諸葛亮這句話,簡直就是在指責他是個卑鄙無恥的讀書人,在諸葛亮看來,張良根本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但是對於諸葛亮的說法,張良還是非常贊同的。

他的思想開闊了他的眼界,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同時也指出了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異,諸葛亮的才華和對儒學的理解都非常深奧。

“好一個儒家之中,君子與小人,還有何區別?”

就在這時,一名頭髮花白,但神采奕奕的老人,從小聖賢園中走了出來,一襲素服,兩隻深邃的眼睛,閃著不一樣的光,像是可以看透所有。

張良,顏路,伏念三人見到這位老人,臉上露出恭敬之色。

諸葛亮見這位老人走了進來,卻是依舊直言不諱:“儒門,不僅有君子,小人,還有迂腐了。”

“若只會照搬照舊,循規蹈矩,不懂得舉一反三,焉能興國?莫不成,你以為你以為,僅僅在筆墨紙硯中揮毫潑墨,就可以匡扶社稷了?”

那名老人雙手舉在半空,臉上的歡呼聲戛然而止。

但很快,他就哈哈大笑起來。

“真是有趣,我竟然也有被人說成是迂腐讀書人的一天。”

“除了孟子,我還是第一次被人罵得這麼開心。”

小聖賢園中,響起了肆無忌憚的大笑之聲。

荀子的話音剛落,伏念、顏路、張良三人同時向荀子深深一拜。

小聖賢園中的所有人都露出錯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笨蛋系統被迫萬人迷[快穿]

大蔥真的不好吃

沒人能拒絕狗狗A

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