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南下一決,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連兩敗之後,南京方面,朝廷再無力組織起新的大軍繼續抵擋朱棣的燕軍。”

“而燕軍方面,朱棣經過三年的苦戰,雖屢戰屢勝,於自身卻也消耗巨大。”

“於是在謀士姚廣孝的建議下。最終朱棣決定放棄與南軍在中原之地糾纏,而是率領大軍南下,直撲此時防備空虛的南京,與朱允炆做最後的生死一決!”

…………

大明 。

朱元璋神情複雜的望著天幕,“終於……老四與允炆,要做最後的決斷了嗎?”

雖心中早預料到結果的他,在得知朱棣與朱允炆的最終對決即將到來之後,他的心裡,還是有種說不出來的複雜感情。

說到底是自己兒子與孫子間的內鬥。

任誰贏了,他這個做父親和爺爺的,心裡多少都會有點受到影響。

而另一邊。

與老朱心情複雜不同。

周王朱橚此刻卻顯得尤為激動。

在他看來,只要朱允炆敗了,他就高興。這個小王八蛋。就活該被四哥推翻下臺!

朱橚一臉激動的望著天幕:“終於要來了嗎?四哥與朱允炆那個小王八蛋最後的決戰。”

“哈哈,我已經能夠想象到,四哥打敗朱允炆後,登基稱帝的畫面了!”

“那該是多麼刺激啊!”

…………

大唐。

李世民與群臣,也在緊緊的盯著頭頂天空中的天幕。

尤其是看到朱棣一路反敗為勝的畫面之後,縱然是用兵強悍如他,也不得不佩服朱棣的軍事實力。

李世民:“看來,朕終究還是低估了這個燕王朱棣的實力,觀此人用兵之能,不輸古之名將也。”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叫朱允炆的皇位,怕是要保不住了。”

不只是李世民,其他各大位面,所有的皇帝名臣,都在一邊感慨朱棣用兵的同時,一邊期待著叔侄對決最後時刻的到來。

這觀看天幕的人當中,最激動的,莫過於那些各朝心懷異志的藩王們。

對於朱棣這個同行即將取得的成功,毫無疑問,這將成為他們起兵造反的模板。

與此同時,天幕上,秦明聲音停頓片刻後繼續響起。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率領燕師一路南下,大軍所到之處,燕師連戰連勝,連續擊敗德州方面,盛庸派出的襲擊部隊。”

“並趁勢率領大軍於館陶渡過永濟河,進兵山東地帶。連克東阿,東平,汶上,沛縣等地。並於沛縣派遣大將李遠,率軍燒燬南軍運糧船隊,至此,盛庸軍缺糧只得龜縮德州城內。”

“與此同時南京方面,朱允炆聞燕軍再次南下,也緊跟著在同年十二月,派遣駙馬都尉梅殷駐守淮安,魏國公徐輝祖率領步騎兵五萬,支援山東。”

“不久之後,聞燕軍已至徐州城下,南軍方面,平安,陳暉等將領隨即兵進濟寧,盛庸也率領一部分兵力進駐淮上,雙方對峙於京杭大運河南線至淮河兩岸一帶。”

“至三月初九,朱棣棄徐州重鎮不顧,繼續率領燕軍一路南下至渦河,平安以四萬騎兵追隨燕軍,朱棣設埋伏於淝河,大敗平安軍。此役,燕將王真戰死,朱棣大為震動。”

“至二十三日,聞徐州糧盡,朱棣緊接著派大將譚清率軍斷絕徐州糧道,不料半道時被鐵鉉所率領的南軍包圍。幸得朱棣引兵來援,兩人合力這才打敗鐵鉉。”

“四月,朱棣進兵睢水之小河畔,據小橋而守。不久,平安率軍前來奪橋,燕將陳文戰死,雙方於是對峙於小河兩岸。”

此時南軍軍中糧少,朱棣與眾將商議過後,遂率千人連夜渡過小河,至南軍營後, 不料遇率軍趕來的大舅哥徐輝祖,雙方大戰於齊眉山下,燕軍人少,燕將李斌戰死 。之後,燕軍士氣大受震動,加上南方四月天氣酷熱,軍中諸將漸已生退兵之意。”

“在此危急關頭,朱棣手下大將朱能站出來以漢高祖劉邦十戰九敗的事例來勸諫朱棣千萬不要退兵。朱棣大為震動,於是怒斥諸將,願意走的就走,不願意走的就留。”

最終,一眾將領都不願走,渙散的軍心終得以安定。”

…………

大漢初年,未央宮內。

此時的劉邦正在與群臣一邊宴飲,一邊觀著天幕,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忽然,聽到天幕上有人居然用自己失敗的例子做為舉例,劉邦大好的心情猛然一怔。

“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