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殘酷的真實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殘酷的真實,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華很惶恐,他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變態。
“姜老師,我……我……”
他臉色通紅,支支吾吾,就是說不出剩下的話。
姜玉樓神情平和,淡然道:“怎麼樣,是不是心中有股很強烈的感覺。”
於華點點頭。
姜玉樓手指輕指著窗戶,眼神中帶著幾分深沉的探究,輕聲問道:“你看這窗戶,覺得它真實嗎?”
於華微微皺眉,目光在窗戶上流轉,一時間竟有些語塞。
姜玉樓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語氣平和地說:“照實說,不用顧忌我的感受。我只想知道你心裡的想法。”
於華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我看窗戶就覺得不真實,很蒼白。但如果有人從這窗戶跳下去,那一幕將會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成為我永遠無法忘記的畫面。”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彷彿已經看到那個悲慘的場景。
姜玉樓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彷彿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這種想法很冷酷。”
於華聽到這句話,身子不由得輕輕一顫。
姜玉樓並未停止,他繼續緩緩道:
"我並沒有在指責你,我只是在說這個想法。這應該不難理解吧?
"
於華默默點頭,沉默以對。
姜玉樓繼續道:“你坐到我對面,我就能感覺到你,這是一般人感覺的真實。作為一個作家,應該用筆去寫出那種最讓你觸動最大的真實。《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曾說過一句話,大意就是,如果不是讓你撕心裂肺的東西,你去寫它幹什麼?”
於華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共鳴。
他覺得自己好像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了,真實,真實的殘酷。
只是……
“姜老師,您為什麼不這麼寫呢?”
“對於“文學怎麼描寫現實”“小說怎麼表現真實”這類問題,國外作家是有其獨特之處的。殘酷性可以表達文學的真實,但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必須如此,也不能說這就是文學的真諦。
你可以寫平常,寫得很平靜樸素。但有的作家就是要去寫那種最衝擊他的心靈的那種經驗,他覺得那是最真實的。我覺得你比較適合這種寫法。”
“這算是褒獎嗎?”於華表情古怪。
他知道,姜老師的話不僅是對自己的提醒,更是對每一個作家都應該銘記的箴言。他決定,要用自己的筆,去描繪出那些最觸動自己的真實,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真實的力量。
離開雜誌社後,於華站在馬路一側,注視了來往行人許久,之後長嘆一聲,回到了住所。
……
真實,殘酷性。
這是於華這兩天一直在思考的東西。
自從意識到一條金光大道呈現在面前後,他再也顧不得欣賞美景,他將自己關在住所中,發了瘋似地閱讀卡夫卡和姜玉樓的作品。
於華髮現,其實姜老師作品裡也有呈現著某種殘酷性。
比如《黃土地》中翠巧被黃河水沖走,《暗算》中幾個故事中主角的死亡,《情書》中,男主角一開場就死了,《風聲》中顧曉夢的死,還有幾個主要角色受到的嚴刑拷打。
在這幾部小說中,姜玉樓也體現出了殘酷的真實。
於華忽然有種明悟,以前,他只是覺得姜老師的小說寫的好,寫的真實。可究竟哪裡好,哪裡真實,他又說不出來。
可在結合前兩天,姜老師給他上的課後,他知道這幾部小說底好在哪裡了。
《黃土地》為什好,因為翠巧這個象徵自由的角色被殘酷的現實扼殺了。
《暗算》為什麼好,因為英雄的犧牲。
《情書》為什麼好,因為男主角的死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風聲》呢?
也是同樣的道理!
真實的殘酷,卡夫卡,姜老師,他們筆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體現出了這點。唯有如此,才能讓人印象深刻吧。
於華心中感嘆,“原來姜老師寫第一部小說的時候就參透了其中的道理!”
這就是天才和自己這個普通人之間的巨大差距吧。
要是沒有姜老師點透他,他此時還處在川端康成的陷阱裡,不可自拔。
只是,該怎麼體現真實的殘酷呢?
他又想到了姜玉樓的作品。
是的,含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